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10期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在台灣眼科界,眼科醫師張聰麒,正是這份「安心感」的代名詞。他不只是台灣老花雷射技術的先行者,更以沉穩、精準的手術,贏得了數百位最了解醫療風險的醫師同袍的信任,將自己最珍貴的視力交付給他。張聰麒醫師,用世界頂尖的技術,包裹著最真誠的關懷,溫柔地為每一個人,重新點亮「美好視界」。
來自醫界同行的最高肯定:一份溫柔而堅定的信賴
在醫療圈裡,最真實的口碑,莫過於來自同行的信任。「誰的手術最穩、心思最細膩,我們自己人最清楚。」這份業界的深刻共識,是對張聰麒最直接的肯定。他曾創下單月為27位醫師同袍執行手術的紀錄——這不僅是數字,更是專業人士用自己的雙眼,投下的最高信任票。「同行的信賴,是我的榮譽,更是我肩上最重的責任。」他的語氣,一如手術風格:溫和而堅定。
這份令人信賴的穩定感,源於他早年紮實且近乎嚴苛的訓練。張聰麒專注於眼科領域中最具挑戰性的「視網膜」與「複雜白內障手術」,在馬偕醫院服務期間,處理過無數棘手、高風險的案例,淬鍊出他在顯微鏡下以「微米」(約頭髮直徑的十分之一)為單位操作的極致精準度。
在頂尖技術之下,更珍貴的是他那顆深刻體貼病患的心。張聰麒深知,躺上手術台時,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份忐忑與不安。許多患者術後分享,最難忘的是張醫師獨特的「手術節奏」。他總是用平和的語氣,溫柔地預告每一個步驟,就像一位沉穩的領航員,引導著患者安心度過手術的每一分鐘。「放心,下一個步驟是…等一下感覺會…」他輕聲地說明,讓未知化為踏實,將緊張化為平靜。「讓患者感到安心,是我的首要任務。」他始終這麼說,也始終這麼做。
革新熟齡視界:不只是技術,更是對生活的體貼
「我完全能體會戴上老花眼鏡後,那種需要不斷穿脫、生活處處受限,甚至有點洩氣的感覺。」這份深刻的同理心,是張聰麒醫師遠赴歐洲,堅持引進德國「LBV新式老花雷射」的初衷,他不願人們在視力品質上妥協。
他不僅將這項革命性技術帶回台灣,更像一位精雕細琢的工匠,憑藉著細膩的手感與豐富的經驗,針對亞洲人的用眼習慣,反覆鑽研、優化手術參數,使其更貼近我們的生活需求。
2021年,完成了台灣客製化老花雷射成功案例。第一位受惠者,是他孩子的安親班老師,因教學需求,老師需頻繁切換看遠方的學生、看手中的課本以及看桌上的電腦。術後,她驚喜地發現自己徹底擺脫了眼鏡的束縛,教學更流暢,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這個手術的精妙之處在於「智能景深延長」,讓大腦能自然融合遠、中、近的視野,同時保留夜晚的細膩畫質與立體感。這彷彿是溫柔地將視覺的時鐘撥回年輕狀態,重拾眼睛原有的彈性與自由。這項溫暖的技術突破,讓張聰麒被譽為「台灣LBV老花雷射之父」,原廠更指定他為亞洲區「老花雷射手術培訓中心」主持人,將這份來自台灣的精準與關懷,分享給國際上更多的醫師。
醫者仁心:因為清晰,生命故事再次綻放
在張聰麒的診間,醫術從不只是冰冷的技術,而是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互動。
權威之間的惺惺相惜:行醫三十餘年的資深眼科權威王醫師,也面臨老花與白內障的困擾。身為專家,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手術的細節與風險,因此更為謹慎。但在親自觀摩張聰麒的手術後,他毫不猶豫地說:「就是他了。」術前,張聰麒察覺到前輩身為患者的一絲不安,他溫和而篤定地說:「學長,交給我,您就放心休息一下。」這句話,瞬間化解了所有的疑慮。術後,王醫師對他極其輕柔、從容不迫的手法印象深刻,重獲清晰視力的他,彷彿找回了年輕時的自己。
從書房走向靶場的奇蹟:知名醫師蔡依橙的故事,更展現了清晰視力如何為人生開啟無限可能。過去,他是位離不開多焦眼鏡的「書生」,接受LBV雷射後,他形容「視野豁然開朗,遠近切換自如」。憑藉術後優異的視力,一頭栽進講求精準的實彈射擊運動,竟以48歲的年紀,連續兩年奪得全國冠軍。「如果還戴著眼鏡,我可能壓根不會踏入這個領域。」蔡醫師笑著分享。看見人們因視力改善而讓生命活得更精彩,是張聰麒醫師最大的成就感。
無私的傳承:讓這份安心,擴散到每個角落
張聰麒的關懷,從不侷限於自己的診間,他更像一位溫暖的「傳承者」,致力於提升台灣整體的眼科醫療品質。他大力推廣傷口極小、恢復極快的新一代微創全飛秒近視雷射,並將自己多年淬鍊出的精細手術流程標準化,毫無保留地與同儕分享;他甚至在全國眼科年會上直播示範手術,只為讓更多醫師能安全、有效地造福病患。
這份對專業的專注與貢獻,也讓他在國際舞台上備受肯定。他榮獲全球眼科最高殿堂——美國ASCRS年會手術影片競賽前三名,是台灣首位在屈光雷射領域獲此殊榮的醫師,向世界證明了來自台灣的醫療實力,溫柔而強大。
最高的視野,最近的關懷
為了打造一個極致安全、舒適、放鬆的醫療環境,張聰麒選擇在台北101設立旗艦診所。他認為,守護視力,從環境到設備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是最高標準。這份近乎苛求的堅持,也讓診所被評選為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2025亞洲最佳私人醫療院所」。
但他總強調,再頂尖的設備,都比不上貼近人心的溝通。「我看的不只是眼睛這個器官,我看的是一個完整的人。」張醫師溫和地說,「我會花時間傾聽患者的生活型態、工作與興趣,真正了解他對視力的期待,再為他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方案。」在這裡,患者感受到的不只是權威,更是一位願意傾聽的朋友。
一位值得安心託付的溫暖專家
即使行程滿檔,張聰麒醫師依然熱愛高爾夫與健身,他相信,維持自己的身心最佳狀態,才能給予病患最好的照顧。他始終珍視醫病之間的誠信:「眼睛手術沒有魔法,安全永遠是第一考量。我會誠實告訴患者手術的效益與限制,只提供對他們真正有益的建議。」
張聰麒醫師始終站在技術的最前沿,卻從未忘記視病如親的初心。如果您正在尋找一位,既擁有國際級的頂尖技術,又能設身處地為您著想的眼科專家,這位溫暖、可親近、更值得信賴的「醫師的醫師」,無疑是您可以放心託付靈魂之窗的最佳選擇。
延伸閱讀:
.臺中榮民總醫院傅雲慶院長,亞洲補快,用「心」守護兒童健康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陳文戎 理事長 養生不求人,從趨吉避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