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咳嗽以為小感冒?主婦驚罹肺腺癌 元凶竟是「最親的人」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0/08
瀏覽人次:5086 返回列表

 

 

50歲李媽媽為家庭主婦,因丈夫、兒子都是老菸槍,每天被迫吸二手菸,日前因持續咳嗽兩週就醫,醫師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左下肺葉有一處約0.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所幸早期發現,透過微創手術治療後並未擴散,切片檢查也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全家因此決定戒菸,保護彼此健康。

 

 

肺癌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 早期無症狀最難察覺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位居十大死因之首已37年,最近10年肺癌更高居癌症死亡率之首胸腔外科醫師劉柏毅表示,早期肺腺癌沒有症狀,等到出現持續性咳嗽、咳血、胸悶胸痛、呼吸喘、吞嚥困難、體重下降、極度疲倦等症狀時,通常已是肺腺癌第三至第四期,此時多半無法透過手術治療,故早期發現對肺腺癌治療相當重要。

 

 

 

非吸菸者比例攀升 低劑量電腦斷層助早期偵測

 

 

國內臨床患者中,以非吸菸者居多,且年齡層有下降趨勢,所幸除了新藥物的出現外,「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T)也可協助偵測早期不易發現的肺腺癌,成為檢測癌症的利器。

 

劉柏毅說明,「低劑量電腦斷層」的輻射劑量約為傳統胸部電腦斷層檢查劑量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在偵測肺部小結節功能上,不遜於傳統電腦斷層檢查,且因目的為篩檢肺部小結節,對於胸廓等軟組織成像的要求並不嚴格,所以無須注射顯影劑,即便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也能執行檢查。

 

 

 

肺癌高危險群須定期篩檢 遠離危險因子保護肺部

 

 

要長保肺部健康,除遠離危險因子,劉柏毅建議,年紀大於55歲,每天抽一包菸,菸齡達10年、有肺癌家族史、肺結核及肺纖維化者,發現肺癌機率較一般人高,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及居住於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暴露在油煙環境下、職業暴露(如礦坑工作者或長期石綿暴露者)等,都是肺癌高危險群,建議每一至兩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肺部篩檢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他肩膀痛按摩、推拿都沒用...竟是肺癌轉移!醫點名「8種人」小心 症狀不見得會咳嗽
·每天都在吃!「這2類食物」恐助長肺腺癌生長 營養師教避開高危陷阱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