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零食小心肝受不了! 醫警告「肝臟損傷線索」:多數人不知危險
當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時,應儘早就醫治療,定期追蹤,長期的脂肪肝可能會引起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提高未來肝臟衰竭、肝癌、換肝的風險。
吃飯先吃菜再喝湯小心胖! 避免「防疫胖」6大絕:每天都要量體重
長時間不出門,很多人會靠吃打發時間,尤其在疫情當下,更利用吃來穩定情緒,導致三餐不規律,作息混亂,體重直線上升。
吃飯先吃菜再喝湯小心胖! 避免「防疫胖」6大絕:每天都要量體重
長時間不出門,很多人會靠吃打發時間,尤其在疫情當下,更利用吃來穩定情緒,導致三餐不規律,作息混亂,體重直線上升。
防疫宅在家1個月胖2公斤,營養師盤點6大減重食材,怎麼吃都不胖
新冠疫情緊繃,三級警戒減少外出,大家已經宅在家一個多月了,站上體重計胖了不少,快來看看營養師推薦的6種食物,因為提升自己身體防禦力也是非常重要。上一波疫情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張上淳就以從確診個案觀察發現,「肥胖」恐是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和導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之一,雖然目前仍未有確切的研究論文佐證兩者的相關性,但肥胖的確診者,其病程發展快速、重症機率高。
體重輕也可能是肥胖者! 減肥「1大失誤」吃再少也瘦不了
許多人對於肥胖有錯誤迷思,認為身形看起來瘦小或體重較輕,體脂肪會相對較少,便誤以為自己不是肥胖者,但事實上,真正的肥胖是從身體有多少的體脂率定義。因此,不要誤以為體重較輕或身材瘦小就不是肥胖者。
大雨菜價漲、收到蔬菜箱時菜已爛 營養師曝「12種超耐放蔬菜」營養不流失
採買不表示要大量囤貨,而是在減少出門的次數之餘,還能吃的更安心、更健康,希望大家防疫在家的日子,都能增健康,而不是增體重、體脂。
大雨菜價漲、收到蔬菜箱時菜已爛 營養師曝「12種超耐放蔬菜」營養不流失
採買不表示要大量囤貨,而是在減少出門的次數之餘,還能吃的更安心、更健康,希望大家防疫在家的日子,都能增健康,而不是增體重、體脂。
體重爆表、血壓高,這種病的重症風險恐提高
最近台灣的新冠疫情相當嚴峻,確診人數不斷升高,死亡數也慢慢增加。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6月10日公布國內確診個案中新增28例死亡,其中有25例皆有慢性病史,國內的重症率也已突破11%、死亡率更已經超過全球平均。除了年齡因素,慢性病也與染疫症狀惡化或增加染疫死亡率風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