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族用餐控糖6秘訣
因為社會型態改變,現在「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族」很多,聚餐或宴會的機率也高,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6項用餐秘訣,可輕鬆讓自己的血糖獲得控制,不因為外食而崩壞。
飲食有方,維持血糖平穩
糖尿病患的飲食原則就是總熱量要固定,低油低鹽,澱粉和精緻的糖分都要減少,飲食順序可先吃青菜或先喝湯,讓胃的飽足感多一點,吃的量會減少,且會使餐後血糖上升速度緩慢一些。
輕鬆抗糖化調理術
糖尿病患一定要積極做好「血糖控制」,首重是飲食控制,並搭配適當的運動,更要配合醫師指示用藥,如此可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糖尿病外食族 怎麼吃?
糖尿病是健康的無形殺手,很多人「吃」出了糖尿病,除了家族遺傳糖尿病外,台灣人飲食西化、外食人口越來越多,不知不覺中糖尿病悄悄上身!對於有糖尿病纏身的外食族來說,究竟要怎麼吃,才能有效控制血糖、穩定血糖呢?
重複用藥是隱憂
2017年申報健保費用最多的藥物,也是首次登上榜首的是能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藥品,全年度的申報金額高達24億元以上,其他包括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用藥也紛紛上榜,還有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也名列前10大。最新的健保用藥趨勢為何?重覆用藥和藥物濫用的情況,該怎麼解決?
運動生活改善,血糖穩定
糖尿病人多有「肥胖」問題,血液循環比較差,除了藥物介入、飲食控制外,還必須透過多運動、調整生活習慣來調控血糖,尤其要減重,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愛吃甜食、糖化食物,小心高血糖
糖尿病是健康的無形殺手,除了家族遺傳糖尿病外,台灣人飲食日漸西化、外食人口越來越多,又缺乏運動,不知不覺中造就了肥胖身材,糖尿病也會悄悄上身!
陪伴長者正確就醫全解
很多老人家很「忌諱就醫」,常有「這裡酸、那裡痛」的毛病卻自以為是「老化」罷了,而不願看醫生。其實,老人常有的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骨質疏鬆……甚至失智症、癌症等問題,並不見得會立即有症狀,如果沒有就醫檢查就不易發現,一旦拖太久會演變為重大疾病,威脅生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