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癌症指數篩檢僅是檢查的一環,還是要搭配臨床上是否有不適症狀、其他影像學檢查以及從頭到腳的理學檢查,才能判定。
文∕陳佳佳
在台灣,癌症已連續28年都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生署去年統計,平均每6分35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虎視眈眈的威脅,讓許多人在健康檢查時,都以癌症為「假想敵」,也希望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60多歲的吳太太,不想大費周章安排健檢,接連幾年都花幾千元,做簡易的血液腫瘤標記篩檢,每次結果數值正常,讓她對自己的身體很放心,不料最近她覺得下腹常腫脹、悶痛,又有排便異常,在兒女堅持下就醫,卻發現罹患卵巢癌,讓她很難接受,明明這幾年都有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怎麼沒找出癌細胞的蛛絲馬跡?
另一名50多歲的李先生,在公司健檢中,做了癌症指數篩檢,收到檢查報告後,卻發現其中一項「甲型胎兒白蛋白」的數值過高,他在網路搜尋,發現甲型胎兒白蛋白上升可能跟肝癌有關,讓他心裡七上八下,難道是工作太賣力,讓他「爆肝」得了肝癌?
常見的癌症篩檢指數
不少健檢套餐中,都包含基本的癌症指數篩檢,透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就能得知幾種癌症指數。哈佛健診院長納祖德說,當身體面臨發炎反應或異常分裂增生、甚至是罹患癌症時,細胞會分泌一些特定的物質如蛋白質、多醣體等,進入血液、尿液或身體組織中,此時經由檢測,就會發現這些物質的濃度可能比正常人高。
目前在健檢套餐上常見的癌症指數項目包括:
1、癌抗原125(CA-125):可作為女性卵巢癌初步篩檢,不過CA-125的升高,可能跟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發炎、子宮腺瘤等問題有關。另外,乳癌、肺癌、子宮內膜癌也可能讓CA-125升高,但CA-125對偵測卵巢癌的敏感度不夠高,有些罹癌患者仍在正常值以內。
2、癌胚抗原(CEA):可作為大腸癌及腸胃道癌症初步篩檢。但CEA數值升高與抽菸、腸胃炎、肝硬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情況可能也有關聯。建議搭配腸胃鏡以及糞便潛血檢查,更能掌握腸胃道健康。
3、甲型胎兒白蛋白(AFP):可作為肝癌初步篩檢,不過AFP升高,也可能跟肝硬化、懷孕等因素有關。
4、CA19-9:可作為胰臟癌初步篩檢,但其他腹腔的腫瘤,如大腸直腸癌、胃癌等也可能讓CA19-9升高外,膽道炎、胰臟炎等非惡性疾病,也可能讓CA19-9濃度上升。
5、CA153:可作為女性乳癌的初步篩檢,但在大腸癌、胰臟癌、子宮頸癌等其他癌症,或是乳房、卵巢等疾病,也可能會導致CA153濃度升高。乳房的自我檢查、定期找專科醫師觸診和接受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等檢查也很重要。
6、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前列腺特異抗原由男性的前列腺製造,可作為男性攝護腺癌篩檢的指標。不過,攝護腺腫大、生殖系統發炎、性行為後時,PSA也可能會上升。需配合肛門指診、攝護腺超音波等檢查,才能確診。
要搭配其他檢查判讀
由於癌症指數篩檢費用不高,檢查起來方便、簡單,不少人會以為這項檢查讓自己安心,但納祖德強調,癌症指數篩檢特異性不高,對癌症判讀的正確率並非百分之百,當指數過高,可能跟其他疾病或身體異常有關,不見得一定是癌症,因此,不能當成早期診斷癌症的依據,建議當指數升高時可當成一項警訊,盡快搭配其他檢查,由醫師專業判斷,找出是否有相關疾病,不要急著下定論。
納祖德也說,即使當癌症篩檢指數正常時,也不代表沒有問題。他曾遇到一名長者,因為排便流血,雖自以為是痔瘡,但兒子堅持帶他去檢查,初步抽血檢驗癌胚抗原(CEA)並沒有異常,不過,進一步做大腸鏡,卻發現是晚期的大腸癌。前述的吳太太也是如此,因癌症篩檢指數正常,反而讓人掉以輕心,延誤了早期發現癌症的時機。
因此,血液的癌症指數篩檢僅是檢查的一環,還是要搭配臨床上是否有不適症狀、其他影像學檢查以及從頭到腳的理學檢查,初步包括大腸鏡、胃鏡、X光和超音波,若發現異常再進一步做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甚至正子掃描等,以便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及專一性。他說,如果單獨做癌症指數篩檢,沒什麼意義。因此,一旦發現癌症指數比正常人高,應該配合其他項目檢查,以正確的解讀檢查結果。
他舉例,甲基胎兒白蛋白(AFP)常作為肝癌篩檢的項目,但在懷孕女性身上也會檢驗到較高的濃度,因此應排除特殊情形,並且搭配腹部超音波、肝功能,以及B、C型肝炎檢查等項目,才能進一步了解肝臟健康。
國人癌症發生率愈來愈高,納祖德認為,除了大環境中的土地、空氣層出不窮的污染有關,個人有抽菸惡習、多肉少蔬果等不健康的飲食、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影響健康的一大因素。
他舉例,曾有20多歲的年輕人健檢發現骨質疏鬆,反倒是他的媽媽檢查發現骨質密度正常,一問之下,才知道年輕人經常久坐辦公室,沒時間曬太陽,媽媽則因為種菜勞動,經常接觸陽光,因而媽媽的骨骼比兒子的還要健康。還有因飲食西化,本來50、60歲才會發生的大腸癌,近年來罹癌的年齡層往下降,可見要抗癌保健康,建立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40歲以上就應定期檢查
同時,要預防癌症找上門來,納祖德建議到了30、40歲左右,應安排第一次的健康檢查,包含抽血、X光、超音波檢查等,即可了解血球、評估肝功能好壞、膽固醇的高低、胸部及肝膽胰脾腎功能狀況等,建立基本的資料,據此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外,往後的健檢報告也可與其相互比較,不見得第一次一定要做高階健檢。
並可考量自己的其他風險因素,搭配其他進階的檢查,例如若有消化不良加做胃鏡;有血便加做大腸鏡等檢查;若是B、C型肝炎帶原者應追蹤肝功能、掌握肝臟健康等;有抽菸、嚼檳榔習慣,則要多注意口腔癌的防治等。
另外,家族的疾病史也是預防癌症時的重大線索,如果有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家族史,可以提早進行相關癌症的篩檢,發現異常早期治療,並且可善用衛生署國健局目前提供的免費篩檢資源。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