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秋,早晚溫差變化大,加上室內吹著冷氣空調,尤其女性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或者有些人久坐不動,突然站起時還伴隨一時的腳麻;上述症狀,很可能是身體末梢血液循環不好造成。然而,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不僅會導致手腳容易冰冷、痠麻,甚至恐是引發嚴重病症的「健康恐怖殺手」,別輕忽。
「末梢」是指連接動脈和靜脈之間的微細小血管床 並不一定在四肢末端
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最擔心血管阻塞造成栓塞
醫學上認定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最擔心血管阻塞的問題,若阻塞發生在腦部,就容易頭暈或產生栓塞性中風;發生在心臟,恐出現心肌梗塞或心絞痛等冠心症;糖尿病患下肢常會「沒感覺」,因下肢循環不良、或傷口無法癒合,嚴重恐須截肢。另外,女性貧血也會導致末梢循環不佳,引起經期不適、頭暈;久坐不動的上班族,下肢靜脈回流受阻時,就會引發「經濟艙症候群」,血管中產生小血塊往上竄流,嚴重恐引發肺栓塞。
事實上,末梢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問題並非老年人的專利,男性45歲、女性55歲以上,男性罹病率大於女性,好發於抽菸、糖尿病、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久坐等族群,此外,屬於生活容易緊張的A型人格,也是血管容易阻塞的高危險族群。
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日常這樣做
要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包括:適量運動、飲食調整。邱永偉醫學博士進一步指出,運動的選擇因人而異,建議老人家可躺床將腳抬高90度進行下肢伸展運動,約10至15分鐘;年輕人則可選擇有氧或重訓運動。飲食方面則建議採低醣、低碳水的原則(應降至15%以下),並應攝取足量蔬果如番茄、胡蘿蔔、生菜、小黃瓜、蘋果等,讓體內產生類黃酮和多酚,幫助促進血管循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天冷手指凍到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 醫師警告「3種顏色變化」小心會截肢
·血管阻塞全身都遭殃! 出現5表現心肌梗塞隨時會發生...耳鳴、打嗝、嗜睡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