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地圖舌好不了,免疫拉警報
字體
瀏覽人次:89284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7期】

 

文/林嬪

 

現代醫學對地圖舌造成的原因,至今並無明確的結論,但是,大部分醫師認為和免疫力下降或是過敏體質有關。

 

什麼舌頭出現白白的、不規則的形狀,就像地圖一樣,但是不會痛,這種所謂的地圖舌需不需要治療?是不是代表身體健康出問題?中醫認為脾陰虛、脾氣虛、胃陰虛體質的人,比較容易出現地圖舌,只要調整好體質,並配合正常規律的作息以及均衡的飲食,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地圖舌自然會消失。

 

地圖舌雖然不會痛,但老是反覆出現,而且常覺得口腔有怪怪的感覺,多少會有些困擾,到底什麼是地圖舌呢?奇美醫院中醫部中醫師王瑜婷表示,地圖舌在西醫的正確名稱是「良性游走性舌炎」,是一種屬於表性、非感染性的發炎症狀。

 

地圖舌臨床表現常呈現多點、環狀或不規則的形態,主要是絲狀乳頭缺失而引起這種類似紅斑樣的舌炎,患處週圍會有一點白色凸起。此外,地圖舌就像沙漠中的流沙一樣,常常會改變位置、形狀和大小,並且有週期性加重或癒合的特點,一旦癒合之後,不會留下疤痕。

 

無疼痛感,與免疫力、過敏體質有關

至於病兆會持續多久?王瑜婷表示,有些地圖舌幾天就會消失,有的持續幾週甚至幾年之久,而即便好了還會再復發,每次復發時的位置也可能都不一樣。出現地圖舌不會感覺到疼痛,但隨著病程演進,有些病人的口腔會不舒服,或產生灼熱感,尤其吃了辛辣或酸性食物後,燒灼感會特別明顯,有時口中也會有異物感,甚至會在地圖舌同一邊的下頷,突然有淋巴結凸出現象。

 

現代醫學對於地圖舌造成的原因,至今並無明確結論,但是大部分醫師認為和免疫力下降或是過敏體質有關。也有研究指出,乾癬或本身有缺乏微量元素鋅,或正在懷孕階段,或是有腸胃道疾病,這些狀況都可能與地圖舌有關聯性。地圖舌比較常出現在兒童、青少年,但亦有國外觀察發現,20~29歲年齡的人較容易發生,至於性別方面並無明顯差異,男性、女性的發生率差不多。

 

地圖舌需要治療嗎?

依照西醫的看法,如果只是單純性有地圖舌,沒有其他症狀,不需特別治療,但有些與念珠菌感染有關,醫師會建議使用抗黴菌藥治療,不過這類藥物對於去除地圖舌效果多不理想,只能維持短暫時間,沒多久還是會再發生,所以,根本之道還是要從調整病人體質以及免疫力著手。

 

中醫則認為地圖舌多因為脾胃氣陰不足所造成,對於舌頭,自古以來,老祖宗藉由長期的觀察,發現身體五臟六腑的狀況會反應在舌頭,因此,中醫會從舌診了解身體生理功能,即古籍《辨舌指南》提到:「辨舌質,決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察六淫之淺深。」便是說明從舌頭可看出疾病的端倪。

 

以幼兒為例,小朋友消化能力好或壞,往往會反應在舌頭上,幼兒臟腑功能發展仍不穩定,對養分需要較迫切,如果吃太多高油、高糖食物,或為「外邪」所侵犯(例如感冒),就容易影響消化道功能,並影響體內津液分布,我們常說小朋友屁股三把火,由於中醫認為小兒屬純陽之體,當有感冒或腸胃炎,便容易化熱、火氣上升,也容易出現地圖舌。

 

中醫依體質類型來治療

中醫對於地圖舌的治療,主要根據舌面表現以及其他症狀做辨證,治療上可分三型:

(一)脾陰虛

多發生在過敏體質小孩,外表較瘦小,容易感冒,胃口也不太好,吃飯總是很慢,或吃飽後容易脹氣,而且不喜歡吃蔬菜類食物,口乾也不太會想喝水。舌苔分布不均勻、呈淡紅色,舌面津液較乾,這類患者病程持續較久,也比較難治療,脈象較細而且稍微緩慢。

治療建議:可使用滋陰健脾中藥材治療,如:山藥、茯苓、玉竹等,藥膳方面可喝些四神湯加以改善。

 

(二)脾氣虛

患者腸胃道消化功能較差,營養吸收也容易不足,活動能量就容易不夠,活動力的表現不佳,而且頭髮較一般人稀少,吃東西容易脹氣,甚至拉肚子。舌頭顏色淡,脈象細而且不足。

治療建議:使用健脾益氣中藥材,如:黨參、白朮、黃耆等。

 

(三)胃陰虛

這類體質的人體內虛火較旺、容易上火、常感覺口渴,喜歡喝水,尤其喝冰水,嘴唇很乾,容易裂,食量比較小。除了地圖舌之外,舌頭顏色偏紅,表面偏乾,脈象較細。

治療建議:使用滋補胃陰中藥材,例如:沙參、麥冬、石斛、天花粉等幫助補胃,進而去除地圖舌。

 

地圖舌如果不治療會怎麼樣?王瑜婷表示,不一定會有嚴重後果,因為地圖舌不是疾病,而是一個表徵,所以,要看有沒有其他問題。另外,中藥材的選用及飲食方面的調整,仍需經由合格中醫師辨證論治確認證型開立處方,不宜自行判斷選用。

 

提升免疫力才能治本

從生活中做些調整,可幫助提升免疫力,減少地圖舌發生機會,主要原則包括:

◎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不同年紀有不同睡眠時間需求,當睡醒之後感覺精神飽滿,就是睡眠充足,另外,也要避免熬夜。

◎從事戶外活動:生活方面建議多從事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以及適當的日曬。

◎保持口腔清潔:正確刷牙、清潔口腔。

◎營養均衡:飲食方面營養要均衡,量也要適中,不要偏食。

◎減少高油、高糖食物:少吃油炸食物、餅乾、巧克力等高油高糖食物。大蒜、咖啡、辣椒、芥末等較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

◎多吃滋陰食物:例如烏梅、薏仁等。

 

刷牙順便刷舌頭,地圖舌會消失?

看到地圖舌覺得很礙眼,刷牙時順便刷刷舌頭,可以讓地圖舌消失嗎?最重要是看症狀表現,如果是脾陰虛、脾氣虛等體質造成,沒有將體質調好,勉強用牙刷刷掉也只是暫時的,而且若刮得太用力,舌面乳頭容易損傷,反而不舒服。

 

地圖舌雖然不痛,但卻往往是身體免疫出現問題的一種警訊,最好還是請醫師鑑別診斷,找出原因加以治療或調整體質,讓免疫功能恢復,遠離惱人的地圖舌。

 

地圖舌就是嘴破嗎?

地圖舌和嘴破不一樣,嘴破會在口腔壁或舌頭出現明顯潰瘍,表面呈現泛紅,而且會很痛。地圖舌不大會痛, 可能只是覺得口腔有異物感、灼熱感或怪怪的感覺。在臨床上,有些問題也要與地圖舌做鑑別,例如:念珠菌感染造成的鵝口瘡(常發生在嬰幼兒),或乾癬、口腔扁平苔癬、白斑以及皰疹等。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如何從舌苔觀胃病?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