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口服避孕藥後,卵巢會減少排卵,所以得到休息,但避孕藥不是預防處方,最重要的仍是進行婦科檢查。
壁鄰居王太太跟李太太是親密好友,經常聚在一起分享閨房秘事,有一天,王太太跟李太太推薦預防卵巢癌的祕訣,就是經常性的服用避孕藥,由於李太太正值花樣年華,預計在明後年開始計畫生小寶寶,一直在猶豫,服用後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想預防卵巢癌,還有別的方法嗎?
每年定期婦科檢查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表示,想要預防卵巢癌,最重要的仍然是建議每位婦女每1年定期看1次婦產科,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骨盆腔檢查、腹部超音波、抽血驗CA-125以及乳房檢查等。很多人以為做子宮頸抹片跟卵巢癌沒有關係,事實上,抹片不僅可以篩檢子宮頸癌,對於卵巢癌的發現亦會有所幫助,曾志仁醫師門診中即有多位卵巢癌病患,其癌細胞經由輸卵管先掉到子宮,之後再掉到了子宮頸,結果在做子宮頸抹片時,癌細胞被抹到,因而發現自己罹患了卵巢癌。
有些人為了預防卵巢癌,或是做了一些癌症相關基因篩檢,發現自己罹癌指數很高,進而出現癌症恐懼症,在尚未得到卵巢癌之前,就預先將卵巢切除,這是不宜的。
因為卵巢切除後,女性少了荷爾蒙的分泌來源,等同提前進入更年期,病患易睡不好、潮紅、盜汗及出現骨質疏鬆等更年期症狀,還要服用荷爾蒙治療,造成生活品質下降,因此不建議做卵巢癌的預防性切除,尤其是尚未停經的婦女或未接近平均停經年齡的婦女,避免因而引發更多的不適,因小失大。
卵巢癌是不容易靠篩檢預防的,主要靠生活規律,有排卵,隨時保持警覺性,並養成定期婦科檢查,當然,如果有罹患癌症的危險因素,就更需注意身體變化,不幸罹患卵巢癌了,也千萬別灰心放棄,因為正確的診治與手術治療,仍可以有很好的機會度過危機的,當然這時候家人與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是最好的依靠了。
適量服用避孕藥,降低得卵巢癌機率
也有不少人說,吃避孕藥可以有效預防卵巢癌,這是真的嗎?曾志仁醫師表示,目前有不少研究指出,由於使用口服避孕藥後,卵巢會減少排卵,所以得到休息,跟懷孕時沒有排卵,而能降低卵巢癌發生機率的道理一樣。
但是要提醒,雖然低劑量的避孕藥是非常安全的,但也千萬不能將避孕藥當成治療或預防卵巢癌的處方,這兩者之間不是互為因果的關聯性。
如果是為了避孕而服用避孕藥,建議1年中的12個月,選擇其中2或3個月停用避孕藥,這段時間可以使用別的避孕方法。至於避孕藥會不會影響生育,曾志仁醫師表示,雖然目前也有資料顯示,就算停藥了,在1年或是半年內,仍會持續影響排卵,但市面上許多新的避孕藥,都會提供證明停藥之後能夠即時恢復懷孕的能力。
此外,如果有肝功能不好、造血功能有問題或是有新陳代謝疾病的人,就不適合服用避孕藥,由於一般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所以服用之前,建議仍需請教醫師的指示。而服用初期可能會在非經期時有輕微出血、噁心、乳房過敏或頭痛等症狀,這是自然反應,不必過於擔心,當體內適應荷爾蒙的濃度之後就會消失,如果症狀持續出現或愈來愈嚴重,或是有服用初期就出現嚴重頭痛、胸悶、視力模糊等情形,都應該立即停藥,並請教醫師。
早期發現,提高治癒率
卵巢癌是婦科常見的癌症之一,其大致可以分為3類,其中又以「上皮性表層細胞」占最多,大約有60~70%的卵巢癌是由卵巢的上皮細胞發生而來;其次則為「生殖細胞」,即由生殖細胞產生的癌症,約占20%,容易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另一則為「基質細胞」,即由基質細胞所產生的癌症,其較為少見。不同種類的卵巢癌對治療反應及癒後亦不盡相同,需由醫師進一步鑑別診斷。
跟其他癌症一樣,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卵巢癌大都會有不錯的治癒率,而治療效果與發現癌症的期別也會有相關。卵巢癌可分為4期:第1期為腫瘤局限於單側或雙側卵巢;第2期為腫瘤不僅限於卵巢,並有侵犯到其他骨盆腔的組織;第3期為腫瘤不僅限於單側或雙側卵巢,並已侵犯到腹腔內、腹股溝淋巴或肝臟表層移轉;第4期則為腫瘤生長侵入卵巢中,且有遠處器官的轉移,例如有胸腔或肝臟器官轉移。
手術後應立即進行化療
如果不幸罹患卵巢癌,標準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與化學治療,雖然卵巢癌死亡率高,曾志仁醫師表示,在婦癌醫師正確診斷與完整安全的手術治療下,近年來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成效,病患3年以上的存活率,第1期可以有98%以上,第2期92%,第3期也可以有84.7%,5年存活率則可以達到70%。所以不幸罹患卵巢癌,也不要逃避治療,配合醫師的診治,仍可以打贏這一仗,活出彩色人生。
卵巢癌治療需要完整的規畫,並執行完整的卵巢癌切除手術,開刀前要完整的評估,正確的診斷,確實掌握癌細胞擴散的程度及狀況。有些卵巢癌病患由於事先未掌握癌細胞的情形,結果手術過程中把癌細胞弄破了,反而造成人為的擴散,這現象最常發生在腹腔鏡手術,尤其是手術前診斷為良性腫瘤,但是手術中才發現或未發現是癌症。
所謂完整的卵巢癌分期切除手術,不僅是將卵巢切除就好,連盲腸也要一併切除,因為盲腸跟卵巢靠得最近,幾乎貼在一起,很容易受到癌細胞的染指。另外,腸繫膜及淋巴也要一併拿掉,如果癌細胞已經向外擴散,子宮及輸卵管也要一起切除掉。
卵巢癌在接受手術切除之後,尤其是第一期後的卵巢癌,需要做化療,很多病患害怕化療副作用,一拖再拖,這很不好,反而延誤治療時機。手術後與化療相隔時間,不能拖超過1個月,不然就沒有效了,最好在2星期以內就做化療。卵巢癌的化療,3星期打1次,1次打1天,總共做6~8次即完成一個療程。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現在卵巢癌的的化療藥物都相當不錯,像是自檜木萃取的紫杉醇及由微脂體包裹的特殊化療藥物小紅莓及白金等,不僅治療效果較傳統藥物好,副作用小、後遺症也少,卵巢癌如果好好的正確治療,70%以上有機會根治。
治癒後,不影響生活品質
卵巢癌一旦根治了以後,由於其不需像腸癌病患有些要裝人工肛門,不用像腎衰竭病患要一直洗腎,也不像子宮頸癌病患般,治療後會有陰道萎縮及乾燥等影響性生活的問題,在治癒之後,生活品質幾乎不會受到影響。
不過,對於卵巢癌病患來說,接受治療後無論在生理或是心理上,均會面臨非常大的煎熬,首先是化療所產生的掉髮、噁心嘔吐、腹瀉、便祕及疲勞等問題,接著就是因為卵巢、輸卵管及子宮等性器官全部都被切除,體內沒有分泌女性荷爾蒙,皮膚不再光滑,且還會有黑斑出現,這都讓病患一下子無法完全承受,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
所幸化療的不適,可經由一些衛教護理減輕,而體內荷爾蒙的缺乏,亦可藉由荷爾蒙的補充治療及一些相關營養品的補充來改善,只要耐心配合著做,卵巢癌的病患還是可以擁有女性應有光澤皮膚,且又不用擔心接受荷爾蒙療法可能引起的乳癌及子宮癌等問題。
摘除卵巢後的心理重建
有些女性在摘除卵巢後,心理會因此而產生障礙,認為自己已經不再是一個女人,所以,卵巢癌病患治療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女性重建治療」,即為病患上一些課程,鼓勵病患不要因而放棄女性的特質,進而重新確認女性的角色。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