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平時只有兩人相伴的陳姓老夫婦,近兩年由於疫情因素,使定居國外的子女無法時常回家探親,時間一長,陳奶奶發現先生這幾個月來脾氣越發暴躁,也都不怎麼說話,到後來整天都呆坐不動。經由介紹,至記憶門診尋求協助,醫師得知老夫婦彼此都有重度聽力障礙後,透過耳掛式助聽器的協助,了解到陳爺爺有白天嗜睡、拒絕飲食與情緒控制能力薄弱等情況,懷疑爺爺可能患有輕微認知功能障礙,因此進一步安排認知功能檢查,並持續追蹤。
聽覺退化 易造成失智症產生
根據202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發現,有12個危險因子會影響失智成因達
失智程度分4等級 嚴重將喪失自理能力
透過失智量表的臨床失智評分(CDR),能了解長者失智程度,依照等級可劃分為四個階段:CDR=0.5分為輕微認知功能障礙,會出現頻繁忘記事物的情形,雖然經由提醒仍無法想起,但日常生活功能尚不致影響退化;CDR=1分為輕度失智,不僅會出現即使經由提醒也很難回想的情況外,日常生活功能也開始受影響;CDR=2分為中度失智,嚴重記憶力減退,新學的東西都很快會忘記,穿衣、個人衛生、及個人事務之料理,都需要幫忙;CDR=3分為重度失智,這時長者記憶會嚴重衰退,外觀上明顯可知病情嚴重,無法在外活動,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輕微認知功能障礙及早治療 延緩失智退化速度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表示,當長者還處於輕微認知功能障礙時,若不能及早介入協助逆轉退化,一年左右將近有10-15%的長者可能退化到失智程度。
因此,這些65歲以上,將近三分之一已有聽力退化的長輩,如能佩戴助聽器給與聽力上的刺激,協助重建社會人際互動,就能夠把握黃金逆轉期,增加互動,減緩憂鬱程度,阻擋或延緩失智退化的速度。
延伸閱讀:
·你吃的藥會引發失智風險? 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不怕失智症了,預防腦退化有希望!「1藥物」」可以減緩記憶減退、預防大腦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