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屁量明顯增多,恐因為消化不良,少吃地瓜、玉米、馬鈴薯可改善,蹲廁所也行
字體
發佈日期:2022/12/31
瀏覽人次:4040 返回列表

我們一天都會經由口腔吞入大約5001000毫升的氣體,再加上人體腸道內的細菌分解作用所產生的氣體,勢必需要出口宣洩,而放屁與打嗝正是排氣的管道。

 

一直無法排氣,恐是腸阻塞的前兆

體內氣體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這些因為是對某些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不良,無法被腸道細菌分解所導致的屁,通常都會比較響,但卻不臭;但若是發出惡臭的屁,除了是因為吃了過多含硫的食物,腸道吸收不良外,也可能是身體內部的問題,或者是腸道腐敗所造成的。

 

有研究指出,一般人一天的排氣次數大約為10次,如果屁量明顯增多,多半是因為消化不良、胃炎或有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所引起。放屁雖然不雅,但卻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生理現象,如果一直無法排氣,則可能是腸阻塞的前兆;大部分的臭屁是因為吃了太多的高油脂、高蛋白食物;如果是吃了過多的澱粉類與蛋白質食物,更可能讓屁量增加。

 

如何改善?

要改善腸胃的含氣量,就必須少吃容易生氣的食物,如地瓜、玉米、馬鈴薯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某些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也會在喝牛奶或乳製品之後,導致屁聲連連,但只要少喝就可避免。

 

建議經常放屁的人,可以在早上出門前或定時去蹲廁所,適時固定排氣,就可減少在辦公室內連連放屁的窘境。

 

延伸閱讀:
睡著也會繼續放屁!醫揭「6個放屁冷知識」 站著放比坐著小聲

每天放幾個屁正常? 專家曝「一直放屁真相」:5情形恐是癌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