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孟霖(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張女士是一位59歲的女性,她的左腳靜脈曲張已經大約10年,曾在7年前接受過硬化劑治療。近3年來左小腿於長期站立後會感到特別痠脹,並有半夜抽筋的症狀,於是前來求診。問診時得知病患的母親也曾經有靜脈曲張,並且病患本身也有痔瘡的疾病;安排血管超音波檢查後,並無發現大隱或小隱靜脈有明顯逆流的現象,臨床上的分期屬於第一期,不需要進行侵入性的手術。給予她口服的靜脈用藥,兩週後回診時病患主訴痠脹及抽筋症狀已有明顯改善。
林先生是一位54歲的男性,他的左腳靜脈曲張也已大約10年,近
呂女士是一位61歲的女性,她的雙腳靜脈曲張已經大約15年,平時雙腳常會有麻癢的現象,及睡覺到一半發生腳抽筋醒來的狀況,長期睡眠及生活品質不佳。3個月前因為症狀越來越明顯而來求診,因足踝內側皮膚顏色已明顯變深,臨床分期屬於第四期;問診時得知其母親過去也患有靜脈曲張,另外,她也有痔瘡的困擾,並接受過痔瘡手術,但是近來又有復發的狀況。因此我們給予她口服靜脈藥物,並安排血管超音波檢測;3週後回診時,她提到雙腳的麻癢及抽筋症狀及頻率有較為改善,而超音波報告顯示雙腳大隱靜脈都有明顯的逆流情形,於是決定接受手術。手術方式為微創的射頻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病患於術後持續使用Daflon,目前共計已使用3個月。
歐先生是51歲的男性,他於求診前已注意到左腳有靜脈曲張已超過1年。平時在血管浮出的部位會有癢的症狀,同時足踝的顏色已經變深,臨床分期也屬於第四期。問診時亦發現其母親有靜脈曲張家族史,經過血管超音波檢測確定大隱靜脈的逆流情形後,於去年接受微創射頻手術,術後開始服用口服藥物,持續1天1顆,至今年3月已滿1年,最近1次回診時發現足踝內側皮膚顏色已明顯變淡。
靜脈曲張盛行率約20%
靜脈曲張是一個國人常見的疾病,盛行率約20%,年發生率約2至3%,該病與深部靜脈血栓,周邊動脈疾病,甚至痔瘡等等疾病有一定的關聯性;而深部靜脈血栓又有導致肺栓塞的可能,具有一定死亡風險,千萬不可不慎。
過去對於靜脈曲張的治療,無論是導管器械的進步,或是手術傷口的越來越微創,主要專注在手術技術方面的提升,並沒有藥物的角色存在。醫院於約1年前引進Daflon藥物,其全名為MPFF(Micronized purified flavonoid fraction)。它的成分來自天然的橘子皮萃取物,並非化學製藥,與其他各種藥物沒有交互作用,相對安全。
作用主要有三:
1.促進靜脈收縮,達到改善靜脈循環的功能
2.抗發炎,達到改善靜脈發炎導致的疼痛和靜脈受傷
3.抗水腫,達到減少組織腫脹,改善下肢腫脹的效果。
國外的研究顯示,大約使用兩週後能開始出現效果,約兩個月其效果達到明顯穩定,甚至有研究顯示,使用6個月後效果仍相當明顯。
藥物無法完全取代靜脈相關手術
雖然這個藥物是目前所有靜脈相關用藥中證據等級最高的藥物,並陸續得到許多歐美血管或靜脈學會的認證,建議可使用在各期的靜脈曲張患者身上,但這不代表靜脈相關的手術可以被藥物完全取代。這個藥物可以改善靜脈曲張相關的症狀,然對於已經產生嚴重逆流的靜脈血管,目前的認知是無法將其復原,仍然需藉手術處理。
因此,這個藥物扮演的角色,應該算是靜脈曲張各式治療中的一項新選擇,可以是初期靜脈曲張時的單一治療,也可當作嚴重靜脈曲張時輔助手術的工具,例如改善手術後的併發症,包括術後疼痛或是血腫的消除。
總而言之,新的口服藥物的出現,將使靜脈曲張的病患擁有更多的治療選項,相信未來能夠嘉惠許許多多受此疾病長期困擾的病患。
延伸閱讀:
。麵攤老闆娘久站做生意,腿部出現蚯蚓狀的靜脈曲張,1手術讓她回美人腿
。腳長小青蛇,嚴重可能影響心臟健康,防靜脈曲張6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