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阿茲海默症治療新里程碑!北醫附醫完成首例單株抗體療法 開啟失智早療新紀元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7/11
瀏覽人次:4263 返回列表

面對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挑戰,目前全台65歲以上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其中近7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為搶占治療先機,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率先導入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並成功為首位病人完成施打,成為台北市大型醫院首例。

 

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表示,為因應失智症人口攀升,醫療團隊積極引進創新療法。這次導入的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經美國FDA核准,主要針對早期患者設計,可清除腦中累積的類澱粉蛋白,延緩神經退化,提升患者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

 

並非人人適用 完整檢查確保安全施打

過去患者若想接受此療法,必須遠赴日本或其他國家,耗時又昂貴。如今台灣已正式引進此藥物,患者不僅可就近接受治療,北醫附醫更強調以基因檢測作為安全評估依據,提供更完善的個人化風險管理。

 

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李薰華指出,單株抗體藥物並不適用於所有失智症患者,必須經過**神經影像、基因檢測與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PET**等完整檢查,才能確認是否適合施打。例如,有些患者因疾病已進展至中重度、或檢查未顯示類澱粉蛋白堆積,並不符合治療條件;而有APOE4基因者,也因腦出血風險較高,需謹慎評估。

 

失智不等於失望 醫療與希望同步前行

為提升就醫效率,北醫附醫也打造院內一站式治療流程,由神經內科、影像醫學部、核醫科與藥劑部協同合作,從初步評估、檢查到施打與追蹤,一氣呵成,病患無需多次奔波門診,可快速掌握黃金介入時機。

 

北醫附醫醫學院院長暨神經內科醫師胡朝榮強調:「**失智不等於失望。**新一代單株抗體治療,讓醫療不再只是『等待退化』,而是可以在早期就展開介入,給病人與家屬多一分選擇、多一分希望。」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失智者「出現7變化」恐急性惡化警訊!醫示警 阿茲海默症新藥適用條件一次看
·「這6種情況」造成的失智都是可逆的! 肢體僵硬、步態不穩、顫抖都是症狀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