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中暑刮痧有效嗎?中醫師揭4大功效 教你「刮哪裡、怎麼刮」才有效舒緩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7/25
瀏覽人次:3309 返回列表

 

中暑是夏季常見問題,因高溫潮濕導致熱量無法散發,引發不適。中醫視中暑為「暑病」,與暑熱、暑濕侵襲有關。刮痧作為中醫療法,可緩解中暑症狀。

 

刮痧為何可以解暑?

 

中醫師劉宗昇指出,刮痧是中醫外治法之一,通過刮拭皮膚特定部位(如經絡、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祛邪外出之效。對於中暑,刮痧的治療機轉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祛暑解表:刺激皮膚,開泄毛孔,排出暑邪,常用大椎、風門等穴位。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痛、胸悶,痧點反映邪氣外排。

.調節陰陽:平衡陰陽,緩解口渴、疲乏,常用合谷、曲池穴。

.舒緩神志:

刮拭大椎、百會,清心醒神,改善心煩、意識不清。

 

現代研究也表示刮痧可以

 

.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促進代謝,改善組織缺氧。

.調節神經:刺激皮膚,平衡自主神經,緩解心煩、胸悶。

.抗炎作用:促進免疫調節,加速炎症消退。

.調節體溫:促進汗腺分泌,輔助降溫。

 

 

什麼時候可以刮痧?

 

刮痧適用於輕中度中暑,如:

 

頭暈頭痛、口渴、汗多。

.身熱、胸悶、噁心、食慾不振。

.疲乏無力、四肢酸重。

 

▲注意:若出現高熱不退、意識模糊、抽搐等重症,應立即就醫,刮痧僅作為輔助療法。

 

常用刮痧部位

 

.背部:沿督脈(脊柱中線)及膀胱經(脊柱兩側),從大椎至腰部;調節身體陽氣。

.頸部:大椎穴、風門穴、風池穴;幫助清熱解表。 上肢:曲池穴、合谷穴;幫助清熱生津。

.胸腹部:中脘穴、膻中穴;緩解胸悶、噁心。

 

 

刮痧操作方法

 

.準備:選擇通風陰涼環境,使用潤滑油(如刮痧油或凡士林)減少皮膚摩擦。

.手法:用刮痧板以45度角沿經絡方向單向刮拭,力度適中,至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痧點為止。

.時間:每部位刮拭3-5分鐘,全程不超過20分鐘。

.頻率:輕症每日1次,連續2-3天;症狀緩解後可停止。

 

 

刮痧注意事項

 

1.刮痧後避免吹風受涼,保持環境舒適。

2.中暑患者需及時補充水分,刮痧後可飲電解水(運動飲料)或綠豆湯。

3.若刮痧後症狀加重或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並就醫。

 

▲禁忌症:孕婦、皮膚破損、嚴重心血管疾病、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禁用刮痧。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拔罐解身體不適!1圖看「罐印顏色代表意義」 中醫師點名「3種人」千萬別拔
·刮痧消火降暑氣!1張圖看懂「痧色代表的意義」  看你的病有多嚴重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