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單側耳悶聽力變差要小心!醫示警可能是鼻咽癌前兆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1/20
瀏覽人次:3123 返回列表

「當初就是鼻塞,鼻子裡有分泌物擤不出來,擤太大力還會有血絲,總是覺得左側耳朵悶悶的,聽力受到影響……」,這些症狀大約兩個月都治不好,陸續在附近的診所就醫,一直吃感冒藥症狀都沒改善,後來左側頸部竟然摸到了一顆硬硬的腫塊,雖然不會痛,但是有慢慢變大的跡象,華哥嚇的趕快上大醫院檢查,確診已是鼻咽惡性腫瘤第四期。

 

6種症狀出現要小心

1.頸部腫塊:通常是癌細胞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摸起來是固定的,不會痛,會持續長大,通常在後頸部。
 

2.口水混有血絲:腫瘤表面血管出血,跟著鼻水倒流被吐出來,有時候會聞到血腥味。


 

3.耳悶塞或漸進性單側聽力損失:鼻咽癌長在耳咽管旁邊,腫瘤壓迫會造成耳咽管阻塞,初期會導致低頻耳鳴,然後完全阻塞會造成中耳積水,所以,單側中耳積水一定要檢查是否有鼻咽癌。


4.漸進性鼻塞:鼻咽癌在鼻腔最後面,大約7到8公分處,如果持續長大,會造成鼻塞,尤其晚上睡覺躺著的時候,會更明顯,因為軟顎往上關閉,會讓鼻塞感更明顯。

 
5.複視:鼻咽癌往上侵犯會陸續造成第三、第四、第六對神經麻痺,這些神經是控制眼球轉動的神經,如果受到侵犯,會依序麻痺,造成眼球運動受限,然後眼睛看腫瘤那側的時候就會產生複視。


6.半邊臉麻:如果腫瘤再更往上侵犯會造成第五對神經麻痺,第五對神經控制臉部的感覺,被侵犯的時候會造成臉麻,如果有神經部分的侵犯,就是已經侵犯到顱底了,通常就是第四期的鼻咽癌。

   

致病3大因素

▓環境因素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耕閤表示,所謂「環境因素」,指的是患者平常的飲食與工作家庭所接觸到的東西,像是常吃煙燻或醃漬食物,裡頭的致癌物長期刺激喉嚨,會提高罹患鼻咽癌的風險,還有長期在含有工業用原料如石棉、鎳、鉻等環境下工作的人,都有較高的罹癌機會。


▓EB病毒感染

95%以上的鼻咽癌,主要是跟EB病毒感染有關,張耕閤指出,EB病毒和一般感冒病毒一樣,都能透過飛沫傳染,有的患者感染EB病毒也會有感冒鼻炎的症狀,但大部分受到感染患者的症狀都很輕微,甚至沒有感覺,只是一旦遭到EB病毒感染,就可能以潛伏性感染的方式永遠躲在人體。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在兒童時期都有感染過EB病毒,但只有少部分人在成年後有鼻咽癌的發生。

 

醫學界常用抽血檢驗EB病毒的DNA或者血清,來判讀患者的鼻咽癌指數,通常是確定診斷鼻咽癌後,再追蹤是否有早期復發的可能,一般指數200以下算是ok,如果持續上升或者轉移了,驗出來的數值有時候都是幾千甚至幾萬的數據。目前EB病毒的致病機轉尚未完全釐清,至於常常感冒引發鼻炎或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則不用太擔心,並不會因此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風險。

   

▓遺傳因素

鼻咽癌是華人特有的癌症,在歐美國家較為少見,尤其好發在南方的華人地區,台灣是高盛行率的國家之一。鼻咽癌的發生,與人種、基因有一定的關係,好發族群,主要是40~60歲之間的中年男性,大約是女性的三倍之多,為男性十大好發癌症之一。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單側鼻塞是「鼻竇炎or鼻過敏」?醫教判斷方式 冒3情況應同時求診牙醫
·一直鼻塞好煩!醫教「4大方法」改善鼻竇炎 多喝1飲品也有用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