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照護失智患者3大原則
字體
瀏覽人次:37105 返回列表

 

隨著高齡化社會浪潮來襲,全球失智症隱憂也逐漸被關注,對於號稱為「高齡社會世紀之癌」的失智症,目前仍無有效藥物可以治癒,一旦罹患了,患者本身和照顧者都可能深受失智之苦。

 

原則1:兩大類藥物只能延緩病情無法治癒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吳怡慧指出,目前現有治療阿茲海默氏症的藥物,都只能減緩病情,無法達到治癒的效果,且藥物在早期使用效果較為明顯,若已達到重度的失智症,藥物能改善的空間不大,反而是非藥物治療扮演較重要的角色。不過,還是有服用藥物的必要,所以,照護者必須知道各種藥物的副作用,當患者有症狀時,才不會不知所措。

 

依照藥理機轉不同分成兩大類,一是屬於膽鹼酶抑制劑,例如DonepezilAricept 愛憶欣)、RivastigmineExelon 憶思能)、GalantamineReminyl 利憶靈),這類藥物因會增加乙醯膽鹼的作用,服藥初期有較明顯的腸胃道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脹氣、便秘、腹瀉和體重減輕等,但通常服藥一週後症狀會慢慢減輕,若症狀持續或惡化,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輕劑量、更換藥物或是先暫停使用。

 

另一類失智藥物則是MemantineWitgen 威智、Ebixa 憶必佳),屬於NMDAN-methyl-D-aspartate)受體的拮抗劑,是藉由阻斷腦中NMDA受體,減少興奮性傳導物質麩胺酸(glutamate)對於神經細胞的傷害,主要用在中重度至重度的阿茲海默氏症患者,副作用輕微,包含頭暈頭痛、意識混亂和便秘等,如果患者有這些症狀,可以先考慮是不是藥物的副作用,若確定不是的話,就要就醫檢查。

 

原則2:非藥物治療,及早介入成效較佳

◆懷舊治療法

這是非藥物治療法中大家最熟知的方法之一,吳怡慧解釋,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短期記憶缺損,所以,最近發生的事情都記不得,但遠久的記憶卻是保留的,而那段也是患者最樂意提起的部分,因此,常聽到失智患者在說過去的事情,而且描述得清清楚楚。

 

怎麼做:可以選定特定的主題,藉用老照片、懷舊的音樂和兒時玩具等的輔助,讓失智患者在團體中與其他人討論這些過去的記憶、活動、事件或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例如拿一張患者過去的照片,讓患者來解說照片當時的人物、時間和地點,甚至是拍照當時的心情等,藉此來達到改善口語表達、刺激認知的表現,並能重拾自我認同、建立自尊與信心等,比較適合輕中度的失智症患者。

 

◆音樂治療法

根據研究顯示,以音樂來治療失智症患者,可達到穩定生理狀態、減少躁動行為、促進睡眠品質等效果。吳怡慧說,掌管音樂的大腦區域非常廣,失智症患者雖然沒辦法唱出完整的歌曲,但還是可以享受音樂與旋律的美妙。

 

怎麼做:利用聽音樂讓失智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滿足心靈的體驗,也能透過音樂帶動肢體的律動,例如患者會隨著音樂起舞或打拍子,或是利用和其他人合奏樂器的方式,來促進與其他人的互動,這些方式都能增加社交活動的參與度與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藝術治療法

藝術治療是運用繪畫、拼貼、雕塑等多種非語言的方式,來提供失智症患者感官刺激及自我表達的機會。

 

怎麼做:可以在團體活動中,藉著分享自己的作品,例如解說自己獨立完成的一幅畫作,或是成員間相互協助等模式,例如幾個人共同完成一個拼貼作品,形成正向的人際互動,可以幫助患者在人際關係上重拾信心與歸屬感。

 

◆園藝治療法

園藝治療相當適合團體進行,挑選一小塊土地,共同種植一些熟悉的蔬菜、水果,透過自己親手栽種,來觀察植物的成長。

 

怎麼做:失智患者的生活常需要別人協助,所以,常常容易有強烈的挫折感,若能透過園藝栽種的過程,發覺自己有能力照顧更弱小的植物,就能增進成就感與生活滿意度。另一方面,親自動手栽種植物,能刺激觸覺、嗅覺與視覺,更因為花草具有季節性,也能幫助做為季節的判定,對於失智患者的認知功能有一定的幫助。

 

◆認知刺激治療

認知治療是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也就是說,各種能力只要一直練習或使用,就能保留的更好。

 

怎麼做:可以透過一對一或團體的方式,進行圖像分類、顏色配對、邏輯思考訓練等活動,或是透過許多人共同合作來進行認知刺激,例如:一起設計下一餐的菜單和構思做一道菜的步驟等。這些活動的目標,都是在愉快的環境中幫助失智患者動動腦,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更要建立參與活動的習慣,讓患者保持最大可能的獨立功能。

 

原則3:平日照護小技巧,減輕照顧者負擔

幫患者制訂生活作息表:失智症患者比較無法應付生活上的變化,因此,環境、照顧者都應該要盡量固定,不要常常變動。這樣才可減少患者的焦慮不安感,同時,會建議照顧者預先規畫規律的作息活動表,甚至鼓勵輕度的失智患者一起參與活動表的制定,因為一個規律的作息,可以降低精神行為混亂的發生。

 

用簡單明瞭文字與患者溝通:由於失智症患者的理解能力變差,溝通時建議採取簡單易懂的文字,並放慢說話的速度,一次只給一項問題或指示,而且不要急著幫他們做事或是幫他們做決定,多鼓勵患者獨立完成。

 

對時間地點人物與作息的提醒:可以準備數字較大的時鐘或日月曆,來做時間的導向與提醒,把日常生活要做的事寫在黑白板上提醒患者,或者利用過去與家人的照片做為回憶提醒。若失智症患者退化到忘記怎麼做最基本的洗臉刷牙或穿衣穿褲等動作,也可將步驟順序畫成圖畫或拍照片來做步驟圖,放在浴室鏡子或衣櫃門旁邊,提醒患者跟著圖畫或照片做動作。

 

患者飲食要營養均衡:建議可採取地中海飲食,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深綠葉蔬菜如菠菜、A菜,水果也不可缺少,多魚肉、雞肉,少吃紅肉、奶油,也可以適量吃些咖哩。吳怡慧說,除了調整食物的內容外,也要留意中重度的患者可能會忘記自己已經吃過飯了,而有貪吃的行為,這時可採取少量多餐,每一餐吃一點就好,或隨時準備高纖低熱量的小點心,如燕麥片、蒟蒻等。另外,應該建立患者規律的用餐時間、安靜的用餐環境避免分心,同時要定期清理家裡的食物,才不會讓患者吃到過期的食物。

 

安排患者洗澡的方式:像是有些長輩不願意讓晚輩或是不熟悉的人協助洗澡時,可先用擦澡的方式來縮短洗澡的時間,等照護者和患者信任感建立之後,再增加洗澡的時間和次數。

 

預立臨終照顧計畫:失智症是一種漸進退化的疾病,會隨著疾病惡化進展而臥床,且生活上會完全依賴他人照顧。但是在疾病最初輕度的前幾年,認知退化的情形並不嚴重,仍然可以為未來的生活提早做準備。透過與家人和醫護人員的溝通,失智患者可以預先決定和表達對未來臨終照護的選擇,確保當他們退化到無法作出任何決定時,預先立下的意願仍能被尊重和實行,這樣的預立計畫也能減少家人代為決定失智症親人生死時的困難和壓力。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401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