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寒流來天氣冷,常見5病毒引發腸胃不適,3族群要特別小心,以免變成重症
字體
瀏覽人次:3953 返回列表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有經驗的醫師可以憑藉著上吐下瀉的症狀表現,來判斷患者是不是罹患了腸胃炎。一般來說,腹瀉可能是因為吃壞肚子、刺激性飲食等所引起,而當人感到不舒服,甚至發燒中風或是腸胃阻塞等,都可能導致嘔吐的症狀,只是不會同時發生腹瀉,因此,上吐下瀉同時發生的話,就有可能是腸胃炎。

 

胃腸科醫師葉惠中表示,引起急性腸胃炎的原因很多,包括病毒、細菌感染、寄生蟲或是毒素等都可能是元兇。天氣熱的時候是細菌容易孳生的環境,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這時是急性腸胃炎發生的高峰期;到了冬天寒冷時,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出現,又是另一波腸胃疾病的好發季節。

 

常見引發腸胃炎的細菌和病毒

大腸桿菌:炎熱的天氣造就了適合大腸桿菌容易繁殖的環境,只要食物不新鮮,就可能讓大腸桿菌數超標,當人體吃下食物後,將引起細菌感染的腸胃炎。潛伏期約數小時~5天,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腹痛等,嚴重者還可能會出現血便或如腎衰竭等併發症。

 

沙門氏菌:與大腸桿菌一樣,是糞口傳染的疾病,嬰幼兒是主要好發族群。潛伏期約1236小時,臨床症狀以上吐下瀉為主,倂有發燒、肚子痛等症狀。

 

諾羅病毒:好發於嬰幼兒的群聚感染,經糞口傳染,傳染力強,潛伏期約2448小時,症狀表現除了上吐下瀉外,還包括發燒、肌肉酸痛等,若症狀嚴重者,將容易出現脫水、虛弱甚至休克。

 

輪狀病毒:同樣是經由糞口傳染,潛伏期約2天,症狀包括水瀉、嘔吐、發燒、脫水等。

 

病毒型腸胃炎:美國俗語稱Stomach flu,台灣翻譯後也有「腸胃型感冒」的名稱,久而久之就變成通用詞。但臨床上正式名字應為「病毒型腸胃炎」,即是受到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腸胃道疾病,包括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星狀病毒等,都可能是造成病毒型腸胃炎的原因。潛伏期約13天,症狀以嘔吐、水瀉、發燒、肌肉酸痛為主,少數如輪狀病毒之類的感染會出現流行性感冒的症狀,例如打噴嚏、流鼻水、噁心等,但其他的病毒感染則少見。通常疾病的發作時間依患者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自體免疫力強弱而有所不同,像是老人、嬰幼兒或是有免疫力低下狀況的人,通常病程較長、症狀也更為嚴重。

 

症狀持續惡化,立即就醫治療

葉惠中指出,如果腹瀉稀薄,以水瀉為主,加上嘔吐物為食物及胃酸,會判斷為腸胃炎;若是腹瀉帶血,顏色是咖啡色或瀝青狀,加上嘔吐物中有血絲、血塊,初步判斷是消化道出血、胃潰瘍,或是前一天晚上吃了薑母鴨、麻辣鍋、燒酒雞等刺激性食物導致的消化道發炎,需進一步利用影像檢查以確診。

 

成人罹患腸胃炎只要經過飲食調理及補充適量水分、電解質,甚至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710天就會有逐漸好轉的跡象,上吐下瀉的症狀也會慢慢減緩,有些患者甚至12天就能恢復正常飲食。

 

身體較虛弱的嬰幼兒或老人,有時則需要以點滴補充電解質及水分,來加速身體的抵抗力。不過醫師也提醒,腸胃炎的厲害仍不能輕忽,一旦患者因水瀉23天仍不見好轉,甚至出現脫水或是有血便、持續高燒3940度、畏寒發抖、眼眶凹陷等症狀,可能是嚴重的感染現象,必須立即就醫,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只能吃粥!營養師認證「腸胃炎這樣吃好得快」 1圖看止瀉食物清單
·每天喝「1飲料」恐害胃潰瘍! 醫激推「8樣顧腸胃食物」:屎色偏黑別不當一回事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