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每天多睡一點,對身體比較好?」小心,睡太多不一定是好事!根據2025年4月刊登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尤其是有憂鬱傾向的人影響更大。
研究怎麼說?
研究由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團隊進行,分析了1,853
不過,新北市土城醫院暨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提醒,這份研究屬於「橫斷面研究」,只能觀察關聯,無法證明「睡太多會導致腦功能變差」,但結果仍有參考價值。
睡眠為何會傷害認知?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睡眠時間過長或作息混亂,容易造成:
1.打亂生理時鐘,身心狀況更疲倦
2.錯過正餐或狼吞虎嚥
3.高齡者長時間躺臥,起身時手腳僵硬
4.認知功能受損:例如注意力差、記憶力下降、衝動控制變差
所以,重點不是睡越多越好,而是「睡得剛剛好+規律作息」,才最能保護大腦。
家有青少年,作息怎麼管?
暑假期間孩子晚睡,是多數家庭的困擾。葉雅馨建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約定新作息」,例如:
*暑假放寬到12點就寢,早上多給1小時自由時間作為獎勵
*協助孩子維持一定規律,而不是整天熬夜、睡到中午
*父母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別一邊要求孩子睡覺,一邊自己滑手機到凌晨。
最後幫大家最個總結:
1.成人理想睡眠:每晚7~8小時最適合
2.長期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可能對認知功能造成損害
3.有憂鬱傾向者,應特別注意作息與活動量
4.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有彈性的暑假作息,而不是完全放飛自我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幾點睡才算熬夜?醫解答示警:超過2點才睡肥胖風險激增35% 白天補睡也沒用
·睡前腦袋轉不停!營養師推「17種食物」吃了好睡又快樂 大紅豆、沙朗牛排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