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台灣第八大癌症,在女性更高居第四。雖然常被稱為「最溫和的癌症」,多數病人在早期發現並接受手術後,能獲得良好控制,長期存活率相當高。但臺大醫院王景淵副主任提醒,一旦進展到晚期、復發或轉移,甚至對放射碘治療無效,病人常面臨三重困境:治療選擇有限、藥費壓力沉重、生活品質下降。
標靶藥物納入健保 接力治療成新選擇
近年來,更多標靶藥物陸續納入健保給付,讓病友不再只有單一選擇,能在一線治療後,接續二線藥物,形成「接力治療」。國家衛生研究院蔡慧珍醫師指出,這對晚期或復發病人是一大突破,因為能延續治療效果、減輕經濟壓力,也讓患者有機會兼顧疾病控制與生活品質。
她分享一名70多歲的甲狀腺乳突癌患者案例:20年前確診,歷經多次復發與放射碘治療無效,一線標靶藥物效果也逐漸下降。今年在醫師評估下改用另一種標靶藥物後,肺部腫瘤縮小、癌指數大幅下降,雖然出現手足皮膚反應,但透過劑量調整與護理獲得控制,病情明顯改善。
醫師提醒:早期發現 預後最佳
蔡慧珍醫師強調,雖然標靶藥物可能伴隨副作用,例如高血壓、腹瀉或皮膚問題,但多數病人透過妥善照護與劑量調整,仍能持續治療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這樣的「接力治療」不僅為疾病惡化患者再開一道生機,更減少因藥費卻步而中斷療程的風險,對病人與家屬而言都是莫大支持。
醫師呼籲,若發現頸部腫塊或聲音沙啞等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甲狀腺癌在早期治療多半能完全控制;對於已進入晚期的病友,健保新給付的標靶接力治療則代表著醫療新里程碑,幫助病友持續抗癌、延續希望,為家庭帶來更多勇氣。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喉嚨過度使用「失聲」怎辦? 醫教「4做法」救聲音:很多人早上都會喝的1飲品先別碰
·生活中「這10種東西」常接觸恐害罹甲狀腺癌! 化妝品、塑膠容器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