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40歲男曬衣突中風!醫揭「心房顫動」隱形殺手:年輕中風飆升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1/14
瀏覽人次:3258 返回列表

一名年約40歲男子日前在家曬衣服時,突感右手無力、步態不穩並出現語言不清症狀,隨即倒地。家屬立刻送醫急診,研判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並在到院一小時內完成檢查,於黃金時間啟動血栓溶解治療,成功恢復血流。患者意識逐漸清楚,目前已能行走,僅剩輕微手部無力。

 

屬於年輕型中風案例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瑛哲表示,患者抵達急診時呈現典型急性中風表現,包括單側肢體癱軟及語言障礙。影像檢查確認為缺血性中風後,醫療團隊立即施打血栓溶解劑,患者肢體活動能力在血流回復後明顯改善。

 

後續檢查發現,該男子有「心房顫動」病史,但因工作繁忙未規律服藥,導致血液形成血栓並隨血流進入腦部,引發阻塞。林瑛哲指出,該名患者未滿50歲,屬於「年輕型中風」。臨床上,心律不整與甲狀腺亢進都是造成血流不穩、提高中風風險的常見原因。

 

熟記中風辨識「FAST」原則

林瑛哲提醒,心房顫動常無明顯症狀,卻會使中風風險提高超過五倍;若出現心悸、胸悶或心跳忽快忽慢,應及早接受心電圖檢查,必要時使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他也再次呼籲民眾熟記中風辨識「FAST」原則:

F(Face)臉部不對稱、A(Arm)手臂無力、S(Speech)講話不清、T(Time)立即送醫,強調中風治療分秒必爭,3小時內開通血管能大幅提升預後。

 

林瑛哲指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年輕中風案例逐年上升;若本身有三高、心律不整、甲狀腺疾病或家族中風史,更應定期健康檢查。他強調:「中風多半不是偶發,而是長期忽略身體警訊所累積的結果。」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常頭痛別只吃止痛藥!營養師推薦「4大舒壓營養素」,從飲食改善偏頭痛體質
.偏頭痛有救了!臺灣團隊突破性發現血液生物標記,全球首度精準診斷邁向實現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