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感到頭部悶脹、四肢沉重無力、提不起勁,甚至昏昏沉沉的?此時,老一輩的人會說: 「要開始去濕了!」或許你會覺得疑惑,聽過空氣要除濕,還真沒聽過連身體也要除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人體最首要應該排的毒就是「濕氣」,因為當身體積累過多的濕氣,就容易覺得疲倦沉重,其實就是中醫辨證所說的「濕阻」現象。
中醫認為「濕」是萬惡之邪,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濕就是潮濕,布料蓄積過多的水分就會沉重,人體蓄積太多水氣,也容易感覺身體重重的。
外在環境中的濕氣也會加重身體濕邪的症狀,醫學與氣象之間的關係很早就被受關注研究,例如在下雨天,很多人就會感受特別明顯,人會變得懶懶的,甚至開始犯風濕、關節疼痛等症狀,門診間因濕邪求診人數增加,或婦女容易手腳冰冷,甚至白帶量比平常還要多,這些都是體內濕氣過重常見的症狀。
造成「內濕」多半是因為脾腎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所引起體內水濕停滯,脾主運化,掌管著食物營養的轉化及運輸,而脾又喜燥惡濕,因此若體內濕氣過重,會讓脾臟運作阻滯,患者脈象的型態是屬於浮細而軟的濡脈。
就外顯的自我觀察來說,可以針對幾個方向自我檢測:
◎腸胃功能差
被診斷身體濕氣重、濕邪內鬱的人,腸胃功能多半不太好,包括腸胃不適、排便不順或是出現腹瀉現象,都很常見。
◎舌苔厚重黏
舌苔也是自我觀察重點,脾濕的人平日舌苔厚重、唾液黏膩,早上起床特別容易感覺口內黏膩,平日面色晦暗、發黃。
◎身體易累、精神不濟
身體感覺四肢沉重、沒有食慾、精神不濟總是想睡覺和記憶力減退,有的人會出現胸悶,甚至有渾身酸疼的感覺,也因為疲乏,所以更加懶得活動,導致活動時肌肉緊繃、關節很緊。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落雨天不僅居家要防潮 身體也需要除濕!
體內除濕 從飲食運動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