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子宮內膜癌威脅女性健康,肥胖與月經不規則是高風險因子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7/20
瀏覽人次:3327 返回列表

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特別好發於 50歲以上、已停經的女性。雖然相較於其他癌症,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發現率高,治癒機會也較大,但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及早察覺 「陰道異常出血」 這個最常見的警訊。

 

【別輕忽警訊】異常出血不等於正常月經

子宮內膜癌的初期症狀通常表現為:

*停經後再次出血

 

*月經週期紊亂

 

*出血量增加或持續分泌紅色分泌物

 

*疲倦、貧血、下腹不適等

 

這些狀況常被誤認為是「荷爾蒙失調」或「更年期現象」,導致延誤就醫。

 

【破解兩大迷思】不是只有停經婦女才會罹癌

迷思1:只有停經後才會得?

事實:年輕女性也可能罹患子宮內膜癌,尤其是有月經不規則、多囊性卵巢等病史者,風險不容小覷。

 

迷思2:沒性行為+抹片正常就安全?

事實:子宮頸抹片無法全面偵測子宮內膜癌。即便無性經驗或抹片正常,若出現異常出血,仍應立即就醫。

 

肥胖是高危因子】BMI越高,罹癌風險越大

根據國際研究顯示,肥胖(BMI30)會顯著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有多達5~7成患者具有肥胖問題。國內數據也指出,肥胖女性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者的兩倍,顯示體重控制在預防上扮演關鍵角色。

 

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

 

長期月經不規則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糖尿病

婦癌家族史

 

長期使用含雌激素藥物

 

【沒有篩檢怎麼辦?】體重管理與健康生活最關鍵

目前尚無公認的子宮內膜癌篩檢工具,因此日常生活的保健格外重要。規律運動 可降低2030%罹癌風險,搭配 健康飲食與體重管理,才能有效保護子宮健康。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若出現不明出血、腹部不適或其他異常變化,務必及早就醫診斷,把握黃金治療期。平時更應將健康行動融入生活,為未來累積抗病本錢。

 

【你可以這樣做】女性日常防癌守則

1.若有不正常出血,立即就醫檢查

 

2.規律運動、避免久坐

 

3.控制體重、均衡飲食

 

4.留意月經週期與分泌物變化

 

5.家族有婦癌史者定期健康檢查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停經、無性行為就不會得子宮頸癌? 國健署揭「女性宿命」
·子宮頸癌年奪百命!醫揭「出現1症狀」是癌擴散了 預防這2事一定要做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