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發燒,別急著吃退燒藥
字體
瀏覽人次:87093 返回列表

除非確定只是一般的感冒,否則不要急著退燒,因為醫師會無法得知,是致病源解除才退燒,或是因為服用退燒藥的關係才退燒,容易混淆對病情的判斷。

 

文∕衛允琳

 

每個人都有發燒的經驗,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可能是一般感冒,但也有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警訊。發燒時該不該立刻退燒?如果不退燒,會不會燒壞腦袋?除了吃退燒藥外,還有其他退燒的方法嗎?

 

為什麼會發燒?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康宏銘表示,發燒在學理上主要為腦部下視丘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其平時對溫度會設定好一個點,當體內出現發炎或是感染時,即會釋放出一些物質,體溫調節中樞在受到這些物質的刺激後,即會調高體溫來回應,所以就開始發燒了。

 

那麼,體溫要高到什麼程度才算發燒?正常人早、晚體溫並不相同,下午會比早上高一點,早上6點時,口溫大約是37.2℃,下午4點時,口溫則約為37.7℃,所以,平均體溫為37.5℃,如果量得體溫超過這個溫度,就表示發燒了。

 

發燒分成3階段

發燒大致可以分成「發冷期」、「發熱期」及「退熱期」等3

個階段。

 

◆發冷期:全身會發抖、手腳冰冷,主要是因為人體血管開始收縮,需藉發抖來產熱,這個期間的長短不一定,會到體溫達新的設定點才結束,通常發冷期愈明顯時,發燒的程度也會愈明顯。

◆發熱期:全身發熱、呼吸心跳變快,同時有頭痛及倦怠的情形,在這個階段已經滿足體溫中樞所需要的溫度,但發燒的時間長短卻不一定。一般感染所引起的發燒,可在48小時內緩解,但如果是腸病毒或是流感等引起的發燒,可能會持續35天,甚至1週,而發燒期間的體溫,通常高高低低的來回擺盪。

◆退熱期:即身體會流汗,藉由排汗來散熱、降低體溫。

 

急著退燒,不容易找到病源

很多人會問,發燒時該怎麼辦?要不要趕快退燒呢?康宏銘指出,發燒為一生理警訊,其背後是有原因的,適度的發燒對身體有利,其被視為可加速血液循環及免疫細胞的對抗反應,除非確定只是一般的感冒,否則不要急著退燒,因為醫師會無法得知,是致病源解除才退燒,或是因為服用退燒藥的關係才退燒,容易混淆對病情的判斷。

 

許多人發燒時急著退燒,理由是擔心燒過頭,腦袋會燒壞掉,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而會有這樣的觀念,要從「腦膜炎」這種疾病解釋起。所謂的腦膜炎,就是腦部受到外來的細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發炎。由於小朋友腦血管的發展還沒完全成熟,因此容易讓病菌入侵,一旦受到感染,就有可能產生併發症或後遺症,包括智能障礙及行動不便等,在過去醫療水準及環境衛生比較不發達的年代,才會有這些不幸的病例發生,可是因為腦膜炎的臨床症狀之一就是發燒,所以會造成許多人的錯誤觀念,認為發燒會把頭殼燒壞掉。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下視丘雖然要讓身體處於發燒狀態,但仍不至於太高,因為發燒時會增加氧氣消耗量及心、肺的負擔,一般還是會控制在低於39℃左右,很少超過41.5℃,如果有溫度超過的現象,通常是中暑或毒物藥物,所造成體溫調節功能失常,這時候就要趕緊送醫治療了,因為當體溫超過42℃,就會對體內細胞造成傷害。

 

退燒藥之外的降溫法

80%~90%的發燒多為一般感冒所引起,成人如果有明顯的感冒症狀,例如喉嚨痛、流鼻涕及咳嗽等,可服用退燒藥,而使用退燒藥的時機是,當病患燒到38.5℃度以上,且伴隨著頭痛、肌肉痠痛及疲累而無法忍受時,就可考慮服用退燒劑來減輕病患的不適。但是除了退燒藥,還有哪些退燒的方法?

 

◆多喝水、多休息:如果發燒時症狀都還好,也可以不服用退燒藥,只要多喝水、多休息,保持良好免疫力即可,因為發燒時人體與病毒對抗,會產生廢棄代謝物,多喝水、多休息,有助於這些廢棄物質的代謝。但如果是小孩、老人及慢性疾病病患,就要小心,最好能及早退燒,可藉由詳細檢查來找出病因,因為小孩子生理儲備能量不夠,老人家則由於心肺功能弱,免疫系統無法對抗,可能在發燒的同時,會併發其他疾病。

◆溫水拭浴、溫水澡:還可以用物理性的方法輔助身體降溫,溫水拭浴是常用的降溫法,即用毛巾沾溫水擦拭身體,其可讓皮表的血管擴張,讓體表溫度散去,而泡溫水澡也是同樣的原理,但要注意水溫需維持在38℃~40℃,因為水溫太熱,反而會使得體溫升高,水溫太冷則易造成發抖產生反效果。

◆睡冰枕:也是常用的退燒方式,如果可以,盡量穿著寬鬆的衣物,因為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穿寬鬆的衣物,體熱易散掉,體溫較容易下降。

◆擦酒精不少人會用酒精擦拭身體降溫,有人認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甚至抽搐,反而有礙散熱,不適合發燒時用來散熱,但基本上,用酒精擦拭身體降溫,並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本身對酒精過敏就不宜。

不同階段的退燒法

不過,退燒的方式,最好依發燒3階段所需來進行:

◆發冷期:應以保暖為主,不建議進行物理性降溫,例如溫水拭浴、躺冰枕等都應禁止,否則反而會刺激體溫中樞,而燒得更厲害。

◆發熱期:應注意水分的補充,可視病人狀況給予退燒藥或物理方式降溫。

◆散熱期:以補充水分、注意適當保暖為主,把汗水擦乾,換穿寬鬆、易吸汗的衣物。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是受風寒而非感冒,受風寒多因為是淋雨引起打噴嚏及發抖,一般沖沖熱水澡、吃藥就好,但由於受風寒易與感冒混淆,有的感冒還以為是受風寒,猛喝薑湯,導致喉嚨更痛、更腫、發炎得更厲害,適得其反。

 

另外,像是糖尿病、肝硬化、肺病及洗腎患者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亦應特別謹慎,發燒時最好在第一時間讓醫師診治。而女性發燒時也要特別小心,若感染了急性腎盂腎炎,由於多數女性不太會一併描述腰痛,常常會疏於診斷。此外,感染到登革熱,在發燒的同時也會頭痛,症狀跟一般感冒很像,需要特別注意鑑別診斷。

 

◎如何測得體溫?

人體許多部位皆可測得體溫,但有些微差距,怎麼測量才是對的?

 

1.耳溫:由於耳溫槍操作方便、迅速且準確,所以,普遍成為居家測量體溫的工具。耳溫槍主要以紅外線測量耳膜的溫度,因為耳膜的位置接近下視丘,且與頸動脈的血流相通,所以,耳溫可說相當於人體的中心體溫。

但耳溫槍的干擾因素多,如果外面太冷,耳溫會偏低,最好到室內休息一會兒再量會比較準;另外,洗完熱水澡量耳溫,體溫也會偏高,最好休息一下,隔一段時間再量。量耳溫時,要對準耳道,可以將耳垂往外拉一點,把耳道拉直後再量。

2.口溫:口溫超過37.5℃就表示發燒。建議放在舌下多量一點時間,會比較準確。

3.肛溫:肛溫是顯示內臟溫度,其亦為中心體溫,標準比37.5℃高半度。

4.腋溫:腋溫的標準則是比37.5℃少半度。由於腋溫不是中心體溫,測量時間最好長一點,大約量1分鐘左右。

5.額溫:貼在額頭上量的額溫,由於受到週遭環境的影響更大一些,所以,只適合用來做初步的檢測。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0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