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長輩用藥安全不可忽視,避免失能從正確服藥開始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9/18
瀏覽人次:3052 返回列表

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往往同時面臨多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然而,若用藥方式不正確,不僅可能導致跌倒、認知功能下降、腎臟惡化,甚至加速失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陳俊延提醒,安全用藥不只是長輩本身的責任,家屬與照顧者也必須熟悉相關知識,才能共同守護長輩健康。

 

多重用藥的風險

許多長輩同時罹患血壓糖尿病

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常需使用不同醫師開立的藥物,容易出現重複用藥、藥物交互作用或劑量過高等情況。建議病情穩定時,至少每半年回診一次,讓醫師進行疾病評估,並由藥師協助檢視整體用藥。

 

部分藥物若使用不當,會提高跌倒或失能風險:例如鎮靜安眠藥、抗焦慮藥:可能引起頭暈、嗜睡、注意力下降。降血壓藥:劑量過高恐導致低血壓,引起暈眩、跌倒。降血糖藥:尤其是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劑量不當容易造成低血糖,導致昏厥或意識不清。止痛藥: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腸胃或意識狀態,需謹慎使用。

 

留意腎功能與肝功能

隨著年齡增長,代謝能力下降,藥物容易在體內累積,增加副作用風險。若長輩有腎臟或肝功能異常,應依檢驗數值調整劑量,並由醫師評估。

 

部分長輩擔心副作用,會自行減藥、停藥,甚至聽信偏方,反而讓病情失控。建議所有藥物調整都必須先與醫師或藥師討論。

 

建立正確用藥習慣

按時服藥:有助藥效穩定,減少遺漏。

 

使用輔助工具:可利用藥盒或用藥提醒APP,但須注意部分藥品分裝後易受潮,使用前先詢問藥師。

 

觀察身體變化:若出現頭暈、步態不穩、意識混亂、食慾不振等狀況,應立即記錄並回報醫療團隊。

 

健康老化,從用藥安全開始

陳俊延提醒,預防與延緩失能,不僅依靠復健與營養,正確用藥同樣是關鍵。隨著長照2.0邁入第8年,政策重點已從後端照護轉向強化前端預防。民眾可透過社區醫院講座與資源,提升健康識能,從肌力、認知、營養到情緒,全方位守護長輩健康,一起實現「健康老化、在地安老」的目標。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量血壓姿勢錯恐誤診高血壓!醫教「正確手臂擺放法」 很多人都做錯了
·明明吃不鹹血壓還飆高? 營養師點名「3大隱藏高鈉食物」:麵包、蛋糕中了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