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不敢吃鹽,反而低血鈉
字體
瀏覽人次:82721 返回列表

 

有些人擔心血壓高及心血管疾病,刻意採清淡飲食,降低飲食中鈉的攝取量,再加上常因為慢性病需長期服藥,影響鈉離子及水分代謝,就可能出現低血鈉的現象。

文/陳佳佳

 

剛過60歲生日的陳太太,平時很注重保養,擔心上了年紀血壓太高,飲食愈吃愈清淡,高油、高鹽、高脂肪盡量忌口,也少吃加工食品,最近兒女安排她健檢,卻無意中發現她有「低血鈉」,讓她十分疑惑,是不是以後該吃鹹一點?

 

另一位王爺爺,因為有高血壓病史,家人向來不敢讓他吃太鹹,有一天因為覺得倦怠、無力、頭暈,食慾也變差,被家人帶往急診,經過檢查及詢問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外,醫師解釋控制飲食又服用利尿劑的他有低血鈉,讓他愈聽愈糊塗,血壓偏高的他,鈉不是低一點比較好?

 

鈉離子是人體重要的電解質,跟鉀離子、氯離子等其他離子分工合作,可維繫人體的酸鹼平衡、細胞的滲透壓平衡等功能。近年來在養生的風潮下,許多人都跟陳太太、王爺爺一樣,擔心吃太鹹時鈉攝取含量過高,造成血壓偏高,但台北馬偕醫院腎臟科主任潘吉豐表示,人體內的鈉過猶不及都不好,太高造成高血鈉、過低則形成低血鈉,都不利健康。由於鈉在人體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鈉攝取量絕非愈低愈好。

 

症狀不明顯 難以發現

潘吉豐說,當鈉離子的濃度合宜時,可讓細胞膜內外的滲透壓呈現平衡,維持正常的環境,細胞得以發揮正常生理功能。人體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應介於135145mEqL)間,當鈉離子濃度低於135mEqL)時,即可稱為「低血鈉」。此時,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會改變,可能會影響細胞的正常運作。鈉離子的濃度跟水分的攝取量、飲食中鈉的攝取量以及藥物作用及疾病狀況等有密切的關連,例如拉肚子、劇烈運動大量流汗,都可能使得體內水分及電解質流失,就可能會造成低血鈉。

 

不過,低血鈉並非單純的僅看數字高低的變化,因為低血鈉不見得會讓人體產生症狀,而且造成的症狀也沒有特異性,所以讓一般人不容易由症狀分辨是否有低血鈉的發生。當血鈉慢慢降低,通常不會產生危險的症狀或沒症狀,所以不少人因為沒有任何不適,通常是在健檢或是因為其他疾病就醫,抽血檢驗,才發現低血鈉。但如果血中鈉離子濃度一下子降低,速度太快,程度輕微者,可能造成噁心、頭痛、無力感等症狀,嚴重者則可能造成意識不清、昏迷、抽搐等症狀,甚至造成休克、死亡,此時必須盡速妥善治療。

 

吃利尿劑 也會發生

會造成低血鈉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發生低血鈉者,是安養機構、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特別是臥床的中風長者或植物人。這些長輩因為常處於意識不清,或無法自主行動,必須由旁人照顧飲食、水分,且大部分都依賴鼻胃管灌食,很難自行攝食。如果照顧者準備的飲食中,正好鈉含量偏低,或又給予太多的水分,就可能出現低血鈉的現象。

 

一般的銀髮族,也常因為上了年紀擔心血壓高及心血管疾病,刻意採清淡飲食,降低飲食中鈉的攝取量,再加上常因為慢性病需長期服藥,影響鈉離子及水分代謝,就可能出現低血鈉的現象。利尿劑是引發低血鈉常見的藥物,以利尿劑幫助排尿時,也會一併排出體內的鈉,容易引起低血鈉的副作用。還有些老人、小孩為了避免夜尿、尿床,服用抗利尿劑,此類藥物會把水分保留在體內,會稀釋體內鈉離子的濃度,可能造成低血鈉。

 

除了年長者、精神病患,一般民眾也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易出現低血鈉。例如近來跑馬拉松、長途騎鐵馬等活動非常風行,如果在艷陽下劇烈運動,大量流汗,這時若僅補充大量水分,卻沒有補充電解質,低血鈉也可能會發生。另外,有些年輕人喜歡泡夜店,如果服用搖頭丸助興,在狂歡熱舞下,也可能因為渾身發熱,拚命喝水灌飲料,也會使得血中鈉離子濃度快速下降。

 

低血鈉要吃鹹一點?

一般人聽到自己有低血鈉,第一個反應就是「吃鹹一點」。不過,低血鈉是體內的水和鈉不平衡,低血鈉的治療,並非急著補足鈉離子,而是要找出引發低血鈉的根本原因。有人是鈉不足、有的人是水分太多,要找出背後的因素,才能徹底改善鈉與水的平衡,避免日後反覆發生。

 

例如長期臥床的患者,發現低血鈉後,雖然可以立刻補充鈉離子,回升到正常濃度,但是如果沒有發現問題癥結,改善鈉含量過低的鼻胃管灌飲食,過不久老問題還是會再出現。不過,潘吉豐說,低血鈉的治療,除了要考量低血鈉的程度,更要考量低血鈉發生的速度,是急性或是慢性?因為血鈉慢慢下降,一般不會產生症狀,甚至有些人的血鈉慢慢下降到110mEqL),也只是覺得比平常較容易感覺疲累而已。

 

所以,慢性低血鈉的治療,著重在找出引發低血鈉的根本原因,要慢慢補充鈉離子濃度,如果血鈉一下子上升太快,反而一下子改變細胞內外的滲透壓,造成細胞脫水,甚至可能引發意識昏迷、癱瘓等併發症。但如果是短時間下降的急性低血鈉,就可能發生危險的症狀,則要積極提升血鈉濃度,不能不小心因應。

 

蔬果中可攝取鈉離子

 

鈉主要來自食鹽,1公克的食鹽約有400毫克的鈉,衛生署建議,每天人體的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也就是吃6公克以下的鹽。另外,可以從各類蔬果中攝取到鈉離子。

 

近來有不少人擔心吃太鹹,自行烹調時改為低鈉鹽,潘吉豐說,若有高血壓或是苦於水腫,要減少食鹽量,可以低鈉鹽代替食鹽,但一般健康民眾若沒有高血壓或水腫等問題,就不必刻意改成吃低鈉鹽,或是可以先向營養師諮詢,符合自己的營養需求,再做飲食調整。

 

水喝多了 不見得好

坊間常鼓勵「多喝水」,這不見得是完全正確的宣導,因為水分過量也不對。在沒有大量流失水分的特殊狀況,人體每天約攝取2000c.c.的水分就足夠,不必補充過量的水分。特別是有心臟病、肝腎功能不佳者,更要適當的控制水分的攝取。曾有患者在極短時間內,一下子喝下多達1000c.c.--2000c.c.的水,瞬間血鈉濃度大幅下降而產生症狀。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7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