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中醫養生
「口渴、頻尿、容易餓」恐已糖尿病初期! 醫曝控糖關鍵:「飯後堅持1習慣」最有效
隨著現代飲食的西化與精緻化,生活節奏的緊張化,五花八門的夜生活,甚至3C電子產品的普及化,都可能讓大家陷入糖尿病的風險中,一旦發現自己開始出現口渴、頻尿、容易飢餓、疲勞或是視線模糊等症狀,都有可能已經有了初期糖尿病(第二型)的情況。
發佈日期:2025/09/17
瀏覽人次:3229
腸胃炎急性期怎麼吃?中醫師:清淡飲食+穴位調理,遠離腹瀉不適
中醫師陳証豪指出,急性腸胃炎多由食用不潔食物、飲用不乾淨水源或使用未消毒的餐具所引起,病毒或細菌經口進入體內後
發佈日期:2025/09/17
瀏覽人次:3236
肩頸痠痛怎麼辦?中醫3招+日常保養一次看懂
急性損傷,如落枕、運動傷害或搬重物不當,也都會造成肌肉拉傷與疼痛;而頸椎退化如長期壓力加速頸椎退化,可能引發骨刺或椎間盤突出,導致手臂麻木無力。
發佈日期:2025/09/16
瀏覽人次:3485
每天一杯咖啡續命?醫點名「4種人」一喝反更糟 腸胃、睡眠、頭痛全出問題
一天一杯咖啡尚可接受,但有些人已經發展到沒有咖啡因就無法專注的程度,不僅每天攝入的咖啡因含量超標,在沒喝咖啡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頭痛、嗜睡、情緒低落等症狀。
發佈日期:2025/09/16
瀏覽人次:3551
體內毒素怎麼排?醫曝「真正排毒3方式」 牛蒡、紫蘇能幫忙
毒在中醫理論中,並非單純的化學物質,而是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後所累積的不良產物,可能表現為濕、熱、痰、瘀等病理狀態,可能反應在皮膚狀態、腸胃機能甚至慢性疲勞。
發佈日期:2025/09/15
瀏覽人次:3819
孩子情緒浮躁、晚上睡不著、白天叫不醒? 醫揭「背後原因」:不是在鬧脾氣
夏季高溫會直接影響人體的情緒調節功能。西醫研究指出,當年均溫超過攝氏23度時,每上升1度,重度憂鬱症的風險會增加約7%。高溫會干擾大腦中負責情緒平衡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造成情緒浮躁、易怒,甚至失控。
發佈日期:2025/09/12
瀏覽人次:4432
開學量身高別緊張!中醫轉骨助孩子健康長高
中醫常用的轉骨方會依性別與體質不同,搭配 固澀精氣、健脾養胃、疏肝解鬱 等藥材,如龍骨、牡蠣、白術、茯苓、人參、柴胡、杜仲等
發佈日期:2025/09/12
瀏覽人次:4456
30歲就「初老」?中醫師揭30~40歲抗老關鍵
針對這個人生階段,鄒瑋倫認為,除了應該要「滋陰」,還應藉由「潤腸順氣」來達到「排毒」目的,使腸胃功能維持較好
發佈日期:2025/09/09
瀏覽人次: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