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豆腐入菜鈣質多多
字體
瀏覽人次:27701 返回列表


豆腐的主要營養雖然是蛋白質,但其所含的鈣質亦是不遑多讓,尤其是傳統板豆腐,每
100公克的傳統板豆腐鈣含量高達140毫克。

 

文/衛允琳

豆腐看來方方白白、簡簡單單的一塊,但其所含有的營養卻一點兒也不簡單,豆腐含有10多種營養,主要的養分有蛋白質、人體必需的ω脂肪酸、大豆異黃酮、卵磷脂及纖維等,更含有豐富的鈣質。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組長周育如表示,豆腐在6大類食物中,屬於「豆、魚、肉、蛋」類,是食物中重要蛋白質攝取來源之一。蛋白質在身體的重要功用是建造或修補組織,也是體內細胞的能量來源及酵素的原料。

 

豆腐中的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降低壞的膽固醇的作用,可以預防動脈血管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而另一營養素卵磷脂,則是生物體細胞膜構造的重要組成,可以保護神經。

 

傳統板豆腐鈣質最豐富

豆腐的主要營養雖然是蛋白質,但其所含的鈣質亦是不遑多讓,不過嫩豆腐與傳統板豆腐的含量相差非常的大,每100公克的嫩豆腐鈣含量僅有13毫克,而相同重量的傳統板豆腐鈣含量卻高達140毫克,兩者可以相差到10倍。主要因為傳統板豆腐用石膏(即硫酸鈣)當凝固劑,再加上加壓、水分含量少,使得鈣含量又更加提高,至於嫩豆腐則是用葡萄糖酸內酯來做為凝固劑,其不含鈣,做出來的嫩豆腐鈣含量就低很多。

 

豆腐不僅營養豐富,更好入菜,夏天涼拌或是加入蔬菜拌燴、煮湯都很好,當然也可以用炒的或是用炸的,但要注意這樣的烹調方式,熱量會比較高。清蒸臭豆腐也不錯,尤其豆腐經發酵後會產生維生素B12,其有助於神經組織的穩定,不過,發酵的東西要注意品質選擇,避免買到不好的發酵食品,吃了傷身。

 

依據食物6大營養平衡攝取原則,豆製品1天的攝取量為12份,1份豆製品大約等於坊間嫩豆腐半盒的量,傳統板豆腐則約是1塊方型豆腐的大小,尤其是一些特定族群,更可以藉由吃豆腐來補充所需的營養。

 

停經的健康婦女,由於停經會使得體內雌激素降低,豆腐含有大豆異黃酮,為天然雌激素的補充來源,有助於停經後婦女補充體內的雌激素,以減少更年期潮紅、盜汗等不適症狀。停經婦女同時也會面臨因雌激素缺乏鈣質流失,所引發的骨質疏鬆問題,豆腐含有豐富的鈣質,吃豆腐有助於鈣質的補充,可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還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由於吃豆腐可以降血脂及壞的膽固醇,具有保護心臟及血管的效果。而相關研究亦指出,吃豆腐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沒有吃豆腐的低,更凸顯豆腐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飲食當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優質蛋白質,可與肉類替代

 

由於豆腐跟肉類在6大類食物中都屬於富含蛋白質類食物,但是豆腐不含膽固醇,且纖維質亦比肉類多,是擁有很多優點的蛋白質類食物。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用吃豆腐來取代吃紅肉,不僅可以攝取豆腐的好處,又可避免吃肉的壞處,1份的豆腐大約可以取代1/3手掌大小的紅肉。

 

吃素的人,由於不能吃肉,光靠吃蔬菜及米飯來攝取蛋白質仍是不夠的,一定要記得每餐都要有黃豆製品像是豆腐等,來補足蛋白質的攝取。另外,老人家及小baby比較沒有牙齒、咀嚼能力較差,豆腐很軟嫩,是很適合吃的食材。尤其老人家腸胃蠕動功能往往較差,豆腐含有豐富的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的蠕動,而小baby多吃豆腐,豆腐的鈣質量多,也有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

 

破除豆腐錯誤迷思

當然,一提到豆腐,不少人都會說豆腐不要跟菠菜或是蔥一起吃,怕引起草酸結石,在學理上是如此,但如果吃得不是很大量,並不會引起結石,再者,有些人的結石,因為體質或是水喝得太少所引起。

 

還有不少民眾仍會有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的錯誤觀念,主要因為過去醫界認為,含嘌呤高的食物會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所以,很多食物都被列為禁忌,包括豆腐、蘆筍、菠菜及香菇等。事實上,痛風跟吃豆類食物並沒有關係,痛風主要為代謝問題所引起,進而導致體內尿酸代謝較差。國外亦有研究指出,只有肉類、帶殼海鮮及酒,才會增加痛風的罹患機率,終於使得痛風病患不能吃豆類食物的錯誤觀念得以平反。

 

豆腐入菜食譜

味噌豆腐湯

材料:嫩豆腐1塊、蔥絲1茶匙、味噌2大匙、糖1/2小匙 、海帶芽1茶匙。

作法:

1.鍋中加水煮開,加入味噌、糖、海帶芽。

2.豆腐切成小塊,加入煮沸的鍋中煮10分鐘。

3.灑上蔥絲即可。

 

涼拌皮蛋豆腐

材料:嫩豆腐1塊、皮蛋2個、芝麻肉鬆1大匙、柴魚片及蔥花少許。

調味料:醬油膏適量。

作法:

1.嫩豆腐以冷開水沖淨裝入盤中。

2.皮蛋切小塊放在豆腐上,淋上適量醬油膏,再撒上肉鬆、柴魚片及蔥花即成。

 

麻婆豆腐

材料:豆腐2塊、豬絞肉75克、蔥末1茶匙、蒜末1茶匙、薑末1茶匙。

調味料:辣豆瓣醬1大匙、花椒油1/2茶匙、太白粉少許。

作法:

1.豆腐及豬絞肉稍微以水洗淨。

2.1大匙入炒鍋,放入蒜末及薑末爆香,加入豆瓣醬、花椒油及豬絞肉炒約1分鐘,再加入豆腐拌炒均勻,用小火煮約3分鐘,再加入少許芡汁及蔥末,即可起鍋。

 

鮮蔬燴豆腐

材料:三角油豆腐5塊、彩椒(青椒及紅椒各1個)、金針菇1包、新鮮香菇3朵。

調味料:蒜末、鹽、醬油、太白粉。

作法:

1.洗淨所有材料,金針菇去根部切段,彩椒去籽切片,香菇切片,油豆腐汆燙備用。

2.1大匙入炒鍋,放入蒜末爆香,加入彩椒及香菇略炒,再加入油豆腐及金針菇、鹽、醬油及0.5碗水拌炒均勻,用小火煮約2分鐘,再加入少許芡汁,即可起鍋。

 

茄汁豆腐

材料:板豆腐1塊、青豆仁1茶匙、牛番茄2個。

調味料:番茄醬1大匙、糖0.5小匙、香油少許。

作法:

1.洗淨所有材料,板豆腐及牛番茄切大丁,青豆仁先燙熟備用。

2.1大匙入炒鍋,加入牛番茄丁略炒香,再加調味料及0.5碗水,小火燜煮5分鐘,輕輕拌炒均勻,最後加入青豆仁,淋上少許香油即可起鍋。

 

莧菜豆腐羹湯

材料:嫩豆腐1塊、莧菜1/4(150)、吻仔魚1大匙、鴻禧菇1碗。

調味料:鹽、糖、香油、胡椒粉、太白粉、高湯1罐。

作法:

1.洗淨所有材料,豆腐及胡蘿蔔切小丁,莧菜切碎,鴻禧菇切小段備用。

2.起油鍋先炒紅蘿蔔丁,再加入豆腐、鴻喜菇及吻仔魚,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及倒入高湯煮沸,加入調味料煮約1分鐘。

3.起鍋前放入莧菜及勾芡,淋上少許香油及胡椒粉即可。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6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