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打造中老年人黃金營養力8大提案
字體
發佈日期:2018/05/12
瀏覽人次:33764 返回列表

文/龔善美
 

不想被「老」所困?無論是50歲以上熟齡族,或是已逾65歲的銀髮族,正確攝取營養,好好調配每日三餐,為自己打造出黃金營養力,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如何為中老年人打造黃金營養力?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認為,各種營養素的最佳攝取量,可依循國家既有「國人膳食營養參考攝取量」(DRI)的建議去執行;不過,每位老人家的身體狀況不同,還應依個人情況量身調整,例如有骨質疏鬆問題者,在鈣質與維生素D的攝取方面應加強,而素食者則需多補充維生素B12

 

中老年人營養3大營養素與熱量需求不可輕忽

 

想要打造中老年人黃金營養力,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建議,可從下列8項與熱量、營養素攝取相關的基本原則著手:

 

1.滿足基本熱量需求,男性不可低於1700大卡,女性不宜低於1500大卡。建議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每日攝取總熱量應介於17002300大卡,女性應介於15002050大卡。

 

2.每日飲食的蛋白質攝取應占15%,其中1

2應為蛋、豆、魚等優質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應攝取蛋白質0.81公克,例如女性體重50公斤,應補充50公克,男性6365公斤,應補充6365公克蛋白質;若是有慢性疾病或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適度補充大豆胜?痛風或慢性腎衰竭者不在此列,應另行計算。

 

3.每日飲食,脂肪攝取應占30%。其中,飽和脂肪比例應低於10%。

 

4.每日飲食,全榖根莖類(碳水化合物)應占55%。中研院調查發現,台灣不同年齡層碳水化合物攝取總量未變,但種類改變,65歲以上老人因牙口不好,將全榖根莖類移轉到精緻糕點,米飯、麵條變成蛋糕、麵包,造成膳食纖維與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建議可在烹調方式上做改變,煮軟或機器打碎後食用,多吃山藥、南瓜或地瓜比蛋糕來得好。

 

5.複合式維生素B群適度補充。國外研究顯示,給予老年人複合式B6B12、葉酸等,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6.維生素D與鈣質要足夠。每天早上9點之前或下午45點之後,至少曬20分鐘太陽,以補充維生素D,若是有乳糖不耐症問題,可從芝麻、黃豆、莢豆、菇類、海藻與小魚干等食物攝取鈣質。

 

7.礦物質鎂、鋅、鐵不可缺。可多吃綠色蔬菜、堅果、全榖根莖類,來補充鎂、鋅、鐵;不過,植物性鐵質需留意草酸會抑制其吸收,可增加維生素C的攝取,以幫肋鐵質吸收。

 

8.脂溶性維生素AE不宜過量。老年人常為護眼、防癌補充維生素A,但歐洲營養學會報告指出,過量維生素A反而易提高骨質疏鬆、造成骨折風險,而β胡蘿蔔素過多,也可能提高抽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熟齡女性為改善生理週期與經前症候群,服用過多維生素E,也要小心子宮頸癌與乳癌的發生。

 

中老年人飲食要吃出健康與營養均衡

 

詹鼎正認為,老人家飲食的重點往往不在於非要吃些什麼不可,而是因為通常家中只有2老或甚至只有1人獨居,隨便亂吃的情況下,很難吃出最適合的營養,若是能夠幾位老人一起搭伙或出去吃飯,或是能加入一些社區團體的飲食計畫,才有機會改善老人家的飲食,吃出健康與營養均衡兼顧。

 

綜合中老年人常見的營養問題,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多留意以下6大原則:

1.吃新鮮天然食物,可避免攝取過多來自加工食品的精緻糖、鹽。

2.蛋白質的來源宜動物性與植物性兼顧。

3.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

4.乳製品攝取不足,宜從其他高鈣食物替代補充。

5.了解各種食品標示,計算控制鈉含量。

6.避免含糖飲料造成身體負擔。

 

要有黃金營養力,三餐調配有一套

 

黃淑惠建議,中老年人三餐的調配應注意下列5大事項:

 

1.少量多餐:三正餐之外,餐與餐間隔12小時,以新鮮水果取代糕餅當點心;由於維生素C無法儲存,必須天天補充,如此可每天吃到2次水果,補足維生素C

 

2.以全榖根莖類粗澱粉取代精緻澱粉:早餐常吃麵包、吐司配豆漿或牛奶,可換成燕麥片或地瓜,牛奶、豆漿中再添加些堅果;午、晚餐經常煮稀飯、麵條配醬菜的,建議可改煮五榖米粥或地瓜稀飯,以蕎麥麵取代白麵條或油麵條,或在和麵疙瘩時,添加胡蘿蔔絲、山藥、地瓜等,以增加膳食纖維量。

 

3.食物配比要調整,早餐宜豐富多樣,午餐熱量吃足,晚餐主食份量減少:早餐要包括澱粉、蛋白質與脂肪,複合式多樣化的豐富早餐,可維持血糖緩慢穩定上升,讓腦袋清醒;午餐熱量要吃足,避免只是簡單的稀飯麵條裹腹;晚餐主食份量要減少,以魚肉、蛋或豆腐等優質蛋白質搭配新鮮蔬菜即可。

 

4.攝取各種顏色新鮮蔬菜:每天要吃足1.52碗;牙口不好可以較易煮軟的瓜類、茄子或菇類取代,也可每天打1300c.c.未濾渣的蔬果汁,選2種蔬菜搭配2種水果,例如小黃瓜加汆湯過的菠菜,搭配蘋果、奇異果等,用水果提味,增加老年人從蔬菜中攝取維生素B群與膳食纖維的機會。

 

5.食材避免油炸,勿吃太多烘焙食品,少用額外調味醬料:油經高溫裂解,易產生過氧化物與自由基;烘焙食品中常潛藏許多表面看不出來的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油、奶油等,諸如太陽餅、老婆餅、鳳梨酥、方塊酥或燒餅,使用油酥雖能耐烤箱動輒220℃~250℃的高溫烘烤,但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卻代謝不掉。額外的調味醬料,容易增加鈉的攝取,不利健康。

 

衛生福利部建議的老年期飲食指南

◆只吃8分飽。

◆不要攝食過多的澱粉性食品。

◆多吃良質蛋白質,如:牛乳、豆漿、豆腐、魚、雞肉、瘦肉等。牛乳和大豆製品可供給鈣質。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獲得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質。

◆避免攝取鹽分太高的食物。

◆少吃動物性脂肪及肥肉,最好食用植物油。

◆不暴飲暴食,不偏食。

◆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如:油炸油煎食物。

◆多喝開水,幫助體內廢物之排泄及排便。

◆早餐要營養均衡。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1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