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補充益生菌,提升免疫養體質
字體
瀏覽人次:38420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412期)

文/陳詩婷
 

益生菌的產品很多元,從小朋友愛喝的乳酸飲料,減肥的人常吃的優格、優酪乳,還有加入飲品中的粉狀益生菌,甚至是做成膠囊的益生菌保健食品,琳瑯滿目的產品令人目不暇給,選擇相當多樣化,益生菌有哪些功效?又該怎麼挑選呢?

 

需要益生菌的6大理由

 

早期對益生菌的研究,發現對於腸道機能、消化功能、腸道酸鹼值、腸黏膜障蔽等功能具有好處,但其實益生菌的好處不只這些,甚至對大腦發育、改善憂鬱都有幫助。

 

人類全身上下都布滿細菌,這些細菌有高達78成以上,是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細菌散布於身體不同部位,例如皮膚、口腔、腸道及陰道等。其中,在消化道存活的腸道菌群,在人體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部分可以分解毒素、部分製造必需的營養素,部分則扮演免疫角色,對抗外來的病菌,其代謝反應猶如一個器官,有人甚至將之稱為「被遺忘的器官」。

 

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以腸道細菌而言,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之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免疫」,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高達8成以上的免疫細胞都位於腸道,因此,只要腸道菌種保持平衡,好菌為優勢菌,腸道自然能夠發揮正常的免疫功能,使人不容易生病。

 

振興醫院營養師敖立燕則指出,早期對益生菌的研究,發現對於腸道機能、消化功能、腸道酸鹼值、腸黏膜障蔽等功能具有好處,近來研究更發現,益生菌對於免疫功能的活化,包括先天免疫的巨噬細胞以及後天免疫的B淋巴球,都有相關。此外,關於肥胖代謝症候群憂鬱症心血管疾病等研究,都被證實與益生菌的存在呈現正相關。營養師程涵宇補充說明,益生菌還具有防止腹瀉、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預防食物過敏、治療大腸激躁症及發炎性腸病等功能。

 

1.增強免疫力

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就在腸道,王輝明說,腸內存在非常發達的免疫系統,而益生菌的存在,可以刺激並活化腸道的免疫能力,活化過低的免疫機能,同時抑制過於亢奮的免疫活性。

 

簡單來說,益生菌這種「免疫調節」的角色,除了有助改善過敏症狀、提升免疫力之外,也被認為與抗癌、抗發炎疾病有正相關。

 

2.促進腸胃消化機能

益生菌有助抑制害菌在腸內的繁殖,敖立燕說,好菌與壞菌間是以彼此競爭的狀況下在腸道生長,只要腸道好菌多,壞菌相對就少,從而減少腸道毒素的產生,同時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還能改善便秘、腸胃吸收不良的狀況。

 

程涵宇說,長期的飲食習慣不良或是使用抗生素,都會破壞腸道的菌群而導致腹瀉,藉由補充益生菌,可以恢復腸道的pH值,維持弱酸性的環境,還能夠幫助營養素吸收,特別是鈣質的吸收。

 

3.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

雷特氏B菌、乳桿菌等益生菌,有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程涵宇說,可能的機轉是益生菌在腸道中釋放免疫調控物質,經血液到胃部,而抑制了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

 

另外有研究認為,仍有少量的益生菌在胃中存活,或許也扮演了一些輔助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生長的角色。

 

4.幫助減重

王輝明說,國內外大量研究數據表示,瘦子與胖子體質差別很大,其中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腸道細菌的比例。若腸道中的好菌比較多,透過減少合成和分解多餘的油脂及毒素,同時製造好的營養素,從而使人體的脂肪不會過度蓄積,就能達到減重的效果。

 

5.幫助大腦發育、改善憂鬱

我們的喜怒哀樂只靠大腦決定嗎?錯了!腸道也能控制人類的情緒,科學家發現,腸胃系統擁有2億個神經細胞,腸道內的微生物會刺激腸道內不同的神經,傳達給大腦幫助維持身體的平衡運作,所以,腸道除了負責消化功能外,也和情緒息息相關,更多研究甚至發現,腸道益生菌與改善憂鬱、焦慮等情緒都有關。

 

6.降低血壓

益生菌對於血壓調節有益,研究證實,可以使收縮壓與舒張壓減少3.5mmHg2.4mmHg,研究人員也發現,長期使用益生菌,可以降低血壓。

 

益生菌種類知多少?

益生菌的種類繁多,功能也不盡相同,程涵宇說,常見的益生菌大致可分為乳酸桿菌屬、雙歧桿菌屬、芽孢桿菌屬以及梭菌屬,譬如有些益生菌能耐酸,可以通過胃酸的考驗,有些則不耐酸,難以到達腸道定殖。每隻益生菌的功能大不相同,最好先了解各種益生菌的生長條件以及功能,對於選購益生菌產品有莫大的幫助。

◆乳酸菌屬

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簡稱「A菌」,主要定居在小腸,是小腸內數量最多的細菌,在陰道壁、子宮頸和尿道都有它的蹤跡。研究證實嗜酸乳桿菌能降低膽固醇、調節免疫,以及降低念珠菌屬陰道炎的感染等。

短乳桿菌(Lactobacillus brevis):存在人口腔、老鼠尾巴及腸道,亦存在牛奶與起司中,研究發現,短乳桿菌可以抑制腸道致病菌、維持消化道機能、促進食慾及免疫調節。

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簡稱「C菌」,這種菌相當耐酸,存活pH值約在3左右,剛好落在胃酸pH值的範圍內,能有效通過胃酸膽鹼的考驗,而有規模的進入腸道繁殖。研究發現,乾酪乳桿菌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促細胞分裂、產生抗體免疫及協助預防癌症和抑制腫瘤生長等功能,還有緩解乳糖不耐症、過敏等保健作用。

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簡稱「LP菌」,同樣耐胃酸及膽鹽,在腸道中定殖效果良好,一方面促進體內細胞激素分泌,一方面則抑制細胞所造成的敏感免疫反應,達到免疫系統平衡,對於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氣喘等過敏症狀可能有效果。

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是德式乳酸桿菌的一個亞種,被廣泛應用在優酪乳製作的過程中,其具有調節胃腸道健康、促進消化吸收、增加免疫功能及協助抗腫瘤等功效。

鼠李糖乳桿菌GG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簡稱「LGG菌」,是當前世界上研究最多的益生菌。研究發現,鼠李糖乳桿菌GG株可促進與活化免疫功能,同時能幫助其他益菌的生長、降低對乳品或食物的過敏、治療急性腹瀉功能等。

 

◆雙歧桿菌屬

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簡稱「B菌」,有助保持腸道的酸性環境,減少有害菌的繁殖,還能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改善便秘及調節腸道的生理機能。

嬰兒型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被發現在嬰兒的腸道之中,故被稱為「嬰兒型比菲德氏菌」,能減緩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導致的發炎性傷害。

雷特氏B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從健康嬰兒的糞便中分離獲得,是人體腸道中最常見的菌群之一,其耐胃酸及膽鹽,可緩解胃炎及改善乳糖不耐症。

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又稱「龍根菌」,腸道內的益菌以長雙歧桿菌為主,也是真正的人體原生菌種,能有效調節細胞免疫反應,降低過敏患者血中引起過敏抗體IgE含量,進而有效改善因為花粉引起的過敏症狀,也能改善抗生素及食物病原菌造成的腹瀉。

 

◆芽孢桿菌屬

芽孢乳酸菌(Bacillus coagulans):研究發現,可以治療因腸道菌群失調所引起的急慢性腹瀉、慢性便秘、腹脹和消化不良等症狀。

 

◆梭菌屬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稱「酪酸梭菌」、「酪酸菌」或「宮入菌」,可防治慢性腹瀉、抗生素相關性腸炎、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等症狀,有助調整腸道功能。

 

每種體質都能吃嗎?

益生菌對人體的好處很多,現代人多半都處於亞健康狀態,絕大多數人的腸道菌種都失衡,若能適時補充,對健康有莫大的助益。不過,每個人都適合攝取益生菌嗎?王輝明認為,以健康的角度來看,每一類人都適合吃,但要以適量為前提。

 

程涵宇補充,雖然益生菌適合絕大多數人,但有免疫缺陷、嬰幼兒、早產兒、孕婦、極度虛弱者、癌症等病患,使用前仍須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後再使用;另一方面,若長期以含糖優酪乳當成益生菌補充方式,反而會增加糖分及肥胖的風險,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沒有好處。

 

至於部分研究發現,重症、敗血症患者補充益生菌可能會增加感染的機率。王輝明認為,重症患者細菌感染常見於壞菌的轉位,而不是益生菌,若補充腸道好菌,發生感染的機率並不高,臨床治療還是傾向讓重症患者補充益生菌。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