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頸動脈阻塞小心中風
字體
瀏覽人次:30762 返回列表

 

文/王淺淺

 

當頸動脈阻塞的程度超過5成的時候,局部血流速度加快且造成紊流,就會增加血栓產生,進而引發腦中風

 

腦中風的患者大約有78成是屬於缺血性中風,而頸動脈狹窄又占缺血性中風的1成左右。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通道,從總頸動脈二分為內外頸動脈之後,內頸動脈在顱內更進一步分支為前及中大腦動脈,負責大腦前23的血液循環。不過,在頸動脈的分支處,就是最常發生動脈硬化病變的位置,至於頸動脈阻塞的成因,主要是粥狀硬化斑塊沉積,導致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或形成血栓剝落,是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的重要原因。

 

所幸粥狀動脈硬化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從一開始的血管內膜增厚,血管壁出現動脈硬化斑塊、血管內徑狹窄,到最後血管完全阻塞,各有不同的生理意義和致病機轉。臨床研究顯示,頸動脈的內膜厚度與動脈硬化斑塊的數量及嚴重度,即可反映全身血管的動脈硬化程度,並預測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頸動脈狹窄造成腦部缺血

當頸動脈狹窄的程度超過50%的時候,局部血流速度加快且造成紊流,會增加血栓產生引起腦中風的機會;當狹窄程度到了70%以上,甚至全部阻塞的時候,頸動脈供應腦部的血流量就會顯著下降,會造成慢性或急性腦缺血的問題。

 

根據統計,有高達8

成的中風是屬於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的機制分為兩種,一種是血管內的小血栓,經由頸動脈流入腦血管中,造成某一部分腦細胞的血流遭到阻塞,進而影響腦部功能;另一種則是由於頸動脈狹窄,導致流入腦血管的血流大量減少,而產生供血不足的現象,大約占缺血性中風的253成的比率。

 

無症狀性狹窄容易被忽略

林口長庚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張健宏表示,即使頸動脈發生阻塞,卻不一定會出現症狀,因此,臨床上把頸動脈狹窄分為無症狀性與有症狀性兩種。

 

一般聽到血管狹窄阻塞,就會聯想到中風,怎麼可能會有無症狀的情況。事實上,人體裡頭的血管網絡相當多且非常複雜,很有可能即使有血管不順暢,仍有其他分支血管代償性的支援了血流,所以,仍然維持側支循環的順暢,因而沒有出現所謂的中風症狀。

 

正因如此,頸動脈狹窄很可能不容易被察覺到,有的人頂多出現一點頭暈、一時的手腳麻痺、一時的肢體無力等症狀,還有的患者可能會突然失神,不知道剛剛發生什麼事、說過什麼話等狀況。

 

其實,暫時性腦缺血就是嚴重腦中風前兆的警訊性輕度中風,歐洲就曾經調查,頸動脈超音波篩檢無症狀,但頸動脈狹窄已經超過50%的患者,在5079歲的歐洲民眾的盛行率為6.4%;而在台灣,35歲以上的民眾則為3.7%。另外,在北美長期追蹤這些頸動脈狹窄卻沒有症狀的患者發現,狹窄程度為低於50%5099%的患者,每年腦中風發生率仍然分別有0.5%1%。然而針對無症狀頸動脈狹窄為60%以上的患者進行5年追蹤,只以內科治療,每年腦中風發生率也有2%,因此,並不是沒有症狀,就沒有中風的風險。

 

三高患者是高危險群

至於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是指在近半年之內,曾經發生過缺血性腦血管症狀,頸動脈狹窄程度越高,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性也越大。常見的臨床徵象包括突發性的單側嘴歪眼斜、言語障礙、單側臉部或軀體麻木或無力、單眼暫時性黑矇等。

 

尤其是長期患有血壓糖尿病血脂、心臟血管疾病及有家族相關病史的人,就是頸動脈狹窄症的高危險族群。因為血壓長期過高,血管容易硬化脆化,天氣一熱脹冷縮,就可能出現血管病變;而高血脂患者,則是容易在血管壁上堆積物質,影響血流的順暢度;糖尿病患者血液中長期過高的血糖,同樣也會傷害血管功能。

 

超音波揪出狹窄部位

頸動脈阻塞沒有出現症狀又該怎麼發現與注意?其實仍然可以透過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來評估頸動脈狹窄的情況,不但操作便利,也屬於非侵入性的方式,相當適合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做初步篩檢或是術後的追蹤。

 

頸動脈超音波可以測量頸動脈內膜厚度、動脈硬化斑塊、血管的流速及阻力,以及計算椎動脈的血流量。另外,頸動脈超音波在偵測超過5成以上頸動脈狹窄的準確性,更超過85%以上。頸動脈狹窄在置入血管支架之後,也可以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直接看到支架裡頭是不是有新形成的動脈硬化、明顯狹窄或阻塞的情況。

 

如果檢測結果為異常,臨床醫師會根據病史,建議病人定期做頸動脈超音波追蹤檢查,或是安排進一步的神經影像檢查。

 

三種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因為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並沒有辦法溶解動脈內膜硬化的斑塊,所以,藥物通常屬於輔助性的療法。根據國外統計,透過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症狀性高度頸動脈狹窄,兩年之內仍然有225的中風發生率。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以手術清除血管阻塞是傳統公認的治療方式,對於嚴重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的預後,也有明顯的助益。不過,病患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患有心肺功能異常、頸部曾經接受放射線治療、頸動脈狹窄部位過高或過低、對側頸動脈堵塞者,會有比較高的風險。根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顯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對於年齡小於75歲、男性,與頸動脈狹窄大於70%的患者治療的效果最好,術後5年內的腦中風發生率及手術併發症約為56%

 

對於嚴重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的治療,北美與歐洲都各有研究顯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能有效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研究顯示,對於頸動脈狹窄超過70%的患者,相對於內科治療,治療後2年,可以降低17%的同側腦中風發生絕對危險性與65%的相對危險性。歐洲頸動脈手術試驗的研究也顯示,對於頸動脈狹窄超過70%的患者,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可以降低6.5%的絕對危險性,39%的相對危險性。

 

◎支架置放術:透過血管整型術以及支架的放置,也有助於暢通血管、增加血流量,讓內膜沉積的硬化斑塊表面平滑,防止血栓的形成及剝落。目前國外臨床文獻顯示,頸動脈支架置放術的治療成效,不比傳統內膜切除手術差,而且有較低的顱神經損傷和傷口感染率。經評估不適合開刀及全身麻醉者,就可以考慮這項治療。

 

壞習慣不改,頸動脈再次阻塞

即使經過手術的改善之後,若還是維持不良的生活習慣,頸動脈阻塞還是會復發的,所幸因為頸動脈管徑較大,復發的機率與小血管比起來相對較低,小於10%

 

要預防頸動脈狹窄及腦中風,得從健康的生活型態著手,對於會加重動脈粥狀硬化進行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也應積極控制病情;並且要戒菸,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篩檢,如果有臨床懷疑症狀,則更應及早到神經科檢查,以避免腦中風造成的不可逆的失能,甚至有致命的風險。

 

血管攝影診斷血管阻塞更精準

介入性血管攝影可以更準確的診斷血管阻塞的狀況,但這樣的手術有其潛在的危險性,譬如手術當中血栓容易意外剝落,再隨著血流堵塞到遠端顱內小血管,約有0.51.0%的機率會導致腦中風發生。所幸目前有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非侵入性的血管攝影技術,仍然可以提供相當高的診斷率。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6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