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營養不良,老人肌少症增多
字體
瀏覽人次:27254 返回列表


老人因為身體各項功能退化,容易跌倒,一旦跌倒後,若沒有在黃金時間內復健,很容易臥床,身體會急速衰敗,甚至造成死亡。常見老人因營養不均衡、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肌少症」。

 

文∕張又晴

 

阿春姨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和老友一起參加進香團,四處走走看看。原本體型微胖的阿春姨常說,電視都說肉吃太多,對身體不好,她想要盡可能地保持身體健康,平時都吃「方便素」,多年來,體型似乎清瘦不少。

 

未料,一年多前,阿春姨和朋友到山上參拜,下遊覽車時階梯沒踩穩,膝蓋著地跌坐在地上,緊急送醫發現,她的右膝蓋髕骨裂開,需要手術治療,至少要臥床休養3個月,並且積極復健才行。但手術後,因為疼痛幾乎都躺在床上,行動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攙扶,總覺得很麻煩,脾氣也越來越大,後來就盡量不下床。由於她很少下床走動,復健也懶了,一年後,醫師發現她受傷的右腿肌肉逐漸萎縮,想要再正常行走,恐怕又更困難了。

 

肌肉無力,65歲以上老人5個有1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表示,所謂肌少症,就是骨骼肌質量流失,肌力或肌耐力下降,醫學上,若男性手部握力小於26公斤、女性小於18

公斤,或者每秒鐘行走少於0.8公尺,也就是出現走不快的蝸牛速、軟腳蝦、奶油手,這些都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加上現代人常久坐、不愛運動,偏食又挑食造成營養不均衡,骨質流失更快,同時也是骨質疏鬆症的候選人,一旦長輩不小心跌倒,就容易骨折。

 

許多老人平時營養攝取不均衡,這不吃、那不吃,或者吃得很少、只吃某幾項食物,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久而久之會營養不良,進而出現肌肉無力狀況。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每5個人就有1人是肌少症患者,楊榮森解釋,很多人懶得動,長期缺乏運動的結果,肌力越來越弱,肌力不能支撐身體、骨骼的重量,就容易骨折跌倒。

 

老人跌倒,影響活動意願及生活品質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該科看得大多都是中風或者跌倒後復健的病人,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別小看跌倒,老人家如果腳踏不穩跌倒臥床,就會衰弱得很厲害,有的老人會瞬間蒼老,生活難以自理,不僅影響老人的身體、心理,最後也可能造成死亡。

 

根據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意外死亡的主因,並不是因跌倒後立刻死亡,而是跌倒後引起的各種併發症造成的死亡,比如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骨折、腦出血等。有些老人會因為害怕再次跌倒,反而不敢進行復健,或者行動都需要人攙扶,久而久之,自我設限活動量和活動範圍,就逐漸失去活動能力,影響晚年生活品質,也會造成家人的負擔。

 

黃婷毓強調,經由營養、衛教和運動結合介入,民眾養成運動習慣,又獲得正向鼓勵,持續下去,就能遠離肌少症威脅。

 

隨時隨地動起來,減少肌少症發生

楊榮森表示,男性若罹患肌少症,骨鬆風險較一般人高3倍,女性高出12.9倍。他正主持一項骨質疏鬆症防治與高危險群健康促進研究計畫,其中有個子計畫是用電玩吸引長者加入,由於純運動恐怕很枯燥,長者也很難持久,所以,在基隆的里民活動中心放置電玩,透過電玩螢幕打高爾夫球,或是丟接球遊戲,還有跳舞機等電玩機器讓長者操作,不僅活動有趣、寓教於樂,還能讓長者運動更持久。

 

他解釋,一般做體操都是固定姿勢,做完就沒了,每天做兩次、三次,一定很乏味,但若換成電玩機器,不僅長者接受度高,而且還可以增加和孫子們的話題,每天「玩」15分鐘,不僅可以改善肌力、訓練長者的平衡感,還可以訓練核心肌群,避免跌倒。

 

還有一個子計畫是針對長者進行實驗,楊榮森說,長者原本不運動,但後來定期且持續運動3個月,沒想到阿公、阿嬤的平均行走速度增加了8%,平時習慣使用的慣用手握力由17.3公斤,增加為18.3公斤,慣用膝的肌力,因此增加了25%,顯示定期而持續的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耐力,也可預防跌倒。

 

黃婷毓說,老人家除了要攝取充足的營養外,如果沒有心血管疾病或者膝關節很健康,盡可能透過游泳、健走或騎單車來增加肌耐力和心肺功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年輕時就開始存「肌力老本」,養成運動習慣,這樣不僅可讓身體健康,也可以減緩衰老的速度。

 

挑食營養不良,也易得肌少症

人只要年過40歲,身體的每一項器官功能都開始走下坡,特別是肌力。根據研究顯示,若民眾可以及早面對歲月無情的侵襲,就可避免衰老,除了腎臟病患外,每人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量,應該增加至1.2gmkg體重)。

 

黃婷毓表示,臨床上曾有一名患者認為老了應該吃清淡一點,因此,每一餐都燙一盤青菜配白飯,長期下來,體內營養失衡,患者沒有攝取優質的蛋白質,例如牛肉、雞肉、豆類、雞蛋、魚肉、堅果類等,不僅他的皮膚失去彈性,且身體各項器官衰老的更快,終至營養不良。

 

「只吃燙青菜,怎麼能攝取足夠營養?」黃婷毓說,有些老人不愛出門,平時沒有曬太陽,體內維生素D不足,也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和肌少症,不妨可以多到戶外走走,或者在醫師指示下補充維生素D

 

改變飲食習慣 魚肉蛋奶均衡吃

不少長輩都覺得年紀大了,肉應該少吃或不吃,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建議老人早餐可以多喝牛奶、豆漿或吃豆腐,午晚餐若不太喜歡吃大塊肉,或者認為吃肉類不太好咀嚼的話,家人不妨可以幫忙把豬絞肉和太白粉混和,用手捏成一口大小的肉丸子,不僅可讓家中老人好咀嚼、好入口,連小朋友也可以吃,老人願意吃,就能把肉類的營養吃下肚。

 

牛肉富含鐵質,可以燉湯或者熬煮軟嫩,很方便牙口不好的老人吃,有時燉湯喝湯也不錯;而有些老人怕攝取熱量高,或擔心肉吃的比較多,則建議可以改吃雞肉,或者加點破布子或薑絲蒸魚片,就很新鮮好吃又清淡。李婉萍認為,這些都是增加老人蛋白質攝取量的飲食方式。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熱量多了一定變成脂肪,而不會變成肌肉,老人家的死亡率和肌肉量是成正比,因此,建議長者一定要均衡飲食,65歲以上的長者,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標準是25,年紀越大,熱量需求沒這麼多,一天僅需要攝取1500大卡就足夠。

 

許惠玉建議,一天除了要吃全榖根莖類外,蔬菜至少要吃300公克,如拳頭大的水果一天要12個,還要喝牛奶一杯,更重要是攝取優質蛋白質56兩。如果蛋一個算一份,一塊豆腐也算一份,估計一餐的肉,只吃2兩就夠了,牙口不好的長者,不愛吃肉可以改吃魚,一樣營養滿分。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6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