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冬天會透過進補、吃火鍋、薑母鴨等高熱量食物來「抗寒」,不過一些錯誤的飲食觀念不但會讓自身腰圍變得不受控制,還會讓健康亮起紅燈。
基礎代謝率不受季節影響 變胖全是因為自己
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醫師表示,許多人認為冬天天氣冷會讓人「新陳代謝變慢」,所以容易發胖。實際上,依據美國梅約診所安索諾醫師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並不會受季節的影響,在冬天與夏天都是一樣的,所以若每到冬天肚子就肥一圈,千萬不要牽拖是因為「天氣冷」,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自身沒管好嘴巴,或是應酬多及運動不足所引起。
.jpg)
身體虛都該補 冬令進補非人人適合
進補是運用補品、補藥和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來調理和治療人體虛弱部份以袪病強身。臨床上,「補」是針對「虛」而設之療法,不論春、夏、秋、冬,只要出現「虛」情形都該補強,所以「冬令」其實不會比「夏令」更需進補。
對於營養充足甚至過剩的現代人來說,常見錯誤迷思是冬天就要常吃薑母鴨和當歸羊肉等高熱量食物來進補,但事實往往反而因補進過多熱量、脂肪導致肥胖、胃食道逆流、急性膽囊炎問題,也讓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問題雪上加霜,所以「冬令進補 」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火鍋湯底含亞硝酸鹽 恐藏致癌疑慮
而不少人吃鍋都習慣喝火鍋湯,但曾有研究顯示,酸菜鍋一旦持續煮九十分鐘,湯裡的「亞硝酸鹽」便會快速飆升近10倍而有致癌疑慮,也因這驚人的數據讓許多人嚇得不敢喝火鍋湯。其實,火鍋湯底是否含有高濃度亞硝酸鹽毒素跟食材與烹煮時間有密切關係,有些葉菜本身可能會含有部分「硝酸鹽」,在經過醃漬後細菌會分解代謝硝酸鹽,進而產生「亞硝酸鹽」。
此外,酸菜鍋若久煮後,水分會不斷蒸發導致湯底亞硝酸鹽的濃度就會越來越高,但事實上偶爾品嚐火鍋湯頭無礙,只要不要喝太多,基本上對身體無害的;此外,最好把握「喝湯黃金30分鐘」,也就是若要喝火鍋湯最好趁早,應在吃火鍋的前30分鐘品嚐。
延伸閱讀:
·清麵線比加料麵線還要胖!「熱量最高TOP3」曝光 愛加烏醋、辣醬是大地雷
·一片黑巧克力熱量比蛋糕高! 營養師揪「致胖陷阱」:小心愈吃愈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