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走路會喘、胸痛、三高降不下來,透過1檢查,確認有無冠狀動脈疾病
字體
瀏覽人次:3964 返回列表

衛生福利部公布2021年國人10大死因,除了癌症之外,心血管疾病高居第二位,在國人生活習慣及不良環境下,心臟疾病發生年紀也更年輕化,常常聽到340歲的中年人猝死或是心臟病發,因此,透過檢查早期發現並控制很重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周伯翰表示,醫師為了解心臟完整情況,當非侵入性心臟檢查無法確定詳細原因,或發現病人明顯心臟病典型症狀、高發作頻率、高危險群,或強烈懷疑不穩定心絞痛,通常建議病人接受心導管攝影檢查,藉此檢查獲得病患精確診斷及給予治療。

 

心導管檢查分好多種

心導管做為心臟血管侵入性檢查,需由心臟專科醫師執行。臨床應用廣泛,可用作心臟功能評估、確立心臟疾病診斷、藉由心導管技術進行治療、追蹤成效及做為心臟手術評估之依據。

 

周伯翰表示,心導管有好幾種,不管是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心臟血管支架置放術、周邊血管手術,在醫學進步下,都已成為很普及的手術,其中最常指的是「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而這是目前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最準確方法。

 

預防心血管疾病,控制三高最重要

醫師依據病患血管彈性及血液回流情形,選定穿刺部位如:手腕、鼠蹊部,進行局部麻醉,並將等同原子筆芯粗細大小導管放入血管中。測定各腔室構造壓力變化,注射顯影劑進行心臟血管攝影,並在X光機看到心臟收縮、瓣膜開合情形或冠狀動脈狹窄程度。

 

周伯翰強調,對於穩定性心絞痛病人而言,大部分氣球擴張術或支架治療僅能暫時性紓解胸痛,無法預防心肌梗塞、減少死亡率。治本之道還是要控制三高(血脂血壓、高血糖)、戒菸、戒酒、規律運動,以及定期健康檢查。

延伸閱讀:
心悸、容易累都是警訊!醫點名「4類人」猝死機率高 3成不知道自己很危險
多數心肌梗塞第一症狀非心臟痛! 醫警告「這些部位痛」超過15分鐘危險了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