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中風,如何有效預防?
字體
瀏覽人次:36141 返回列表

文/衛允琳

 

中風來得很快,雖然有「黃金3小時」可以搶救,但由於普遍發現得晚,一旦發生時會讓很多人措手不及,事實上,根據統計,有約70%的中風病患在發病前,已有早期的中風徵兆出現,除了知道自己或是親友是否存有中風因子之外,了解並觀察中風的前兆,才能及早發現、及早送醫,保住寶貴的一命。

 

預警症狀--「FAST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王宗道表示,由於中風絕大多數為單側性,所以一旦中風,身體多會有一側無法正常平衡表現,中風的預警症狀有一個口訣就是「FAST」。

 

--「F」就是Face(臉),指的是臉部的表情,看臉及嘴角有無歪斜一邊。

--「A」就是Arm(手臂),看兩手手臂是否能展開平舉,有沒有一邊的手臂掉下來無法平舉。

--「S」就是Speech(說話),看說話是否清楚,或是連一句話都講不清楚,有沒有大舌頭。

--「T」就是Time(時間),指的是如果有上述症狀必須立刻就醫。

 

而在中風類型之中,有一種中風是短暫性的腦缺血,就是俗稱的「小中風」,病患在發生短暫性腦缺血後半小時至

24小時內,大多可以恢復行動,很多病患不以為意,以為自己「闖」過了一關,事實上,短暫性腦缺血的小中風也是一個預警,因為發生過小中風的人,以後再發生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許多。

 

中風的原因不同,其所引起的症狀警訊也就不同,例如血壓所引起的中風,其預警症狀是脖子及頭部感覺到脹脹的,同時會伴隨噁心、嘔吐的症狀;若因血管瘤爆裂所引起的中風,其預警症狀則是爆裂的頭痛,同時也會有噁心及嘔吐;如果是顱內、外出血性中風,預警症狀會是先前所提的「FAST」表現。

 

還有罹患風濕性心臟病的病患,由於很容易引起心房纖維顫動,當心跳不規律時,即可能會產生血栓。當血栓脫離心臟後,可能會循動脈血管跑至腦部,造成栓塞性腦中風。所以,若病患心跳跳到每分鐘100下以上及脈搏突然不規律的亂跳,就是發生心房纖維顫動,中風的風險會大大提高,此時就要提高警覺。

 

高血壓是重大元凶

腦中風動輒影響行動功能,重則可能癱瘓在床,甚至因而喪命,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那麼要怎麼預防腦中風呢?

 

要預防中風,就不能不談到高血壓。高血壓是血脂、高血糖及高血壓「三高」當中主要影響中風的元凶。根據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及台灣腦中風學會相關資料指出,正常血壓為小於12080mmHg,而高血壓定義則為血壓高於14090 mmHg,一般而言,平均血壓每增加10mmHg,中風的危險性即增加30%,所以,一旦罹患了高血壓,血壓一定要先控制好,輕度高血壓者(血壓在140∼15990∼99 mmHg),可透過生活型態改變、戒菸、減輕體重、限制鹽分攝取及增加有氧運動,能降低血壓10mmHg

 

至於中度高血壓(血壓在160-179100-109 mmHg)或重度高血壓(血壓大於180110 mmHg)者,除了改變生活型態外,則必須使用抗血壓藥物,若使用單一藥物仍未能有效控制時,可考慮同時使用多種抗血壓藥物,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心房纖維顫動引發中風

除了高血壓之外,發生心房纖維顫動也是引發中風的主要疾病,在中風的患者當中,有1/5是因為心房纖維顫動所引起,由於其所產生的血栓往往較大,塞住的血管供應的面積廣,一旦中風狀況也較為嚴重,因此,這類的病患平時都需吃抗凝血劑,可以減少2/3中風的機率。

 

要特別提醒的是,心房纖維顫動病患的背後,有50%以上是因為血壓控制得不好所引起,因為高血壓會使得心臟心房擴大,因而引發心房纖維顫動,所以罹患心房纖維顫動的病患,平時也要記得量血壓,且不僅是量血壓,同時也要量脈搏,如果心跳得不規律,就算1分鐘心跳跳60∼70下,也是不安全的。

 

不過,臨床發現,雖然心房纖維顫動心臟會跳得很快、很亂,但很多人就這樣過了1-2星期竟然習慣了,於是不以為意,有時連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疾病,是比較困擾的。心房纖維顫動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60歲以上的發生率約為1-2%,80歲以上的發生率則為5%,年輕人發生的機率為11000,所以,提醒年紀大的人,如果懷疑自己有這方面的問題時,最好請醫師診斷,防範於未然。

 

除了疾病因素之外,事實上,相當比例的中風,其實是平時「養」出來的,所以要預防中風,平時的飲食及作息型態也要特別留意。

 

飲食清淡、保持運動習慣

在飲食方面,需控制熱量的攝取,以清淡為原則,少吃油炸或油煎的食物,可以多選擇清蒸、水煮及涼拌的食物,還有可多選用植物油(例如橄欖油及葵花油)來烹調,多攝取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鮭魚、鮪魚及秋刀魚等,但脂肪含量不宜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的30%。

 

平時吃東西要少鹽,因為鹽中的鈉易使血壓升高,不利高血壓病患,可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例如未加工過的穀類、豆類及蔬菜水果等,因為纖維質可以降低脂肪的吸收,增加膽酸的排泄,能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進而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除了健康的飲食之外,平時要多運動,因為適度的運動可以降低血壓、體重及脂肪,減少肥胖,男性BMI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應維持在20-25之間,女性BMI身體質量指數則應維持在19-24之間。

 

不僅如此,運動還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膽固醇(HDL),也就是好的膽固醇,促進體內新陳代謝,運動的原則以每星期至少3次以上,每次運動20∼30分鐘左右,運動的程度以感到心跳增加、呼吸有點喘及流汗為宜,像是騎腳踏車、爬山、游泳、跳舞及慢跑等都是不錯的運動。 

 

若有抽菸及酗酒習慣,一定要戒掉。因為菸中含有尼古丁,會加速血管硬化,多年菸齡一下子要戒除並不容易,可以將自己戒菸的決定告訴旁人,藉由週遭人支持的力量來協助自己戒菸,當菸癮來時,可以深呼吸一下遠離引起菸癮的環境,或是使用尼古丁貼片來協助治療,但需先經過醫師評估後才能使用。至於酒,則會使得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容易引起腦血管出血,戒酒對於預防中風也是相當必要的。

 

如果可以,最好維持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年滿40歲的成人,應每3年做1次健康檢查,65歲以上老人則最好每年做1次健康檢查,並定期量血壓、血糖及膽固醇。

 

穩定情緒,注意保暖

中風跟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平時保持穩定的情緒,血壓波動小,發生出血性中風的機會也就可以大大降低,尤其是中年上班族,工作壓力大,情緒不免受到影響,當情緒來時,可以閉上眼睛做2∼3次的呼吸,有助於情緒的平復,還有最好不要熬夜,人在過於疲勞的狀態下,血壓較不穩定,容易發生突發性心房纖維顫動引發中風。

 

此外,冬天是中風好發的季節,因為低溫會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所以天氣變冷時,老人家一定要注意隨時保暖,不少老人家平時都有運動的習慣,但冬天時,盡量不要一大早溫度還很低時出門,另在起床時,也要記得慢慢起身,先在床邊坐一會兒後,再慢慢下床,以免動作太快,血壓上不來,造成缺血性中風。

 

不少民眾會尋求一些藥物及健康食品來保護心血管,最常為民眾所提到的藥品為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但因為阿斯匹靈可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的副作用,若將其做為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必須先經由醫師評估許可,最好不要自行服用。

 

一旦中風 要這樣做!

一旦發生中風時,要趕緊送醫或是撥打119

在送醫之前不要立即給予降血壓藥物及餵食任何食物,並將麻痺的那一側朝上側臥,以免嘔吐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同時解開緊身衣物,包括皮帶、胸罩及領帶等,以幫助病患呼吸。如果可以,再注意病患的意識程度、呼吸、血壓及心跳的變化,以提供醫師後續評估及處置時參考。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6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