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改善脂肪肝從生活、飲食做起
字體
瀏覽人次:28712 返回列表

和現代醫學一樣,中醫認為脂肪肝的原因,和飲食、肥胖及作息有很大的的關係。

文/丁彥伶

 

聽說脂肪肝如果沒有好好改善,可能會變肝硬化,但是西醫並沒有特效藥,那怎麼辦?中醫可以幫忙嗎?

 

對於沒有任何檢查工具的傳統中醫來說,不可能明確地指出有一個病就叫「脂肪肝」。不過,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中醫卻可以從病患因為飲食不節制或情志所傷,而引起氣血流動不順暢、濕濁內生、久病生瘀等引起「積聚」,這就是中醫所探知的脂肪肝的徵狀表現。

 

與飲食、肥胖及作息有關

然而,即使都是脂肪肝的診斷,中醫也會發現患者有不同的徵狀,並且也根據患者不同的徵狀,分為各種不同的證型。一般來說,脂肪肝的病位在肝,然則以脾虛及腎虛為本,而在症狀表現上,則有氣機鬱結、食滯、痰濕、瘀血,以及熱寒等不同的症狀表現,並因此分為「肝火型脂肪肝」、「胃火型脂肪肝」、「濕熱型脂肪肝」,以及痰濕型脂肪肝。

 

和現代醫學一樣,中醫認為脂肪肝的原因,和飲食、肥胖及作息有很大的的關係。在《靈樞.百病始生篇》中有指出:「肝之積,曰肥氣。」意思就是說,脂肪肝的「肥氣」,是食物膏脂蓄積;而在《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因為食物經人體代謝吸後,成為「水穀精微」、「膏脂」輸布於全身,而輸布的功能則在於肝脾的正常運化作用,但若飲食過度,膏脂蓄積過多,膏便會形成氣血不暢,產生堵塞。

 

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津液週布全身的樞紐,而肝臟則可協調臟腑氣機升降出入,及調控氣血津液流動,兩者功能正常,人的氣機調暢、經絡通利、氣血調和,使水穀精微正常輸布。一旦脾失健運,水穀輸布失常,膏脂輸運不利,便會滯留血中,而肝功能失常,膏脂精華轉運代謝失常,鬱滯於體內。

 

當肝脾失調,津液調控失調在中醫稱之為「痰飲」,而氣血運行不暢則形成血瘀,如此則可能形成血脂症、脂肪肝等症。

 

各類型症狀表現和治療

由於中醫認為「肝主舒發」,所以,當脂肪肝「油包肝」的狀況下,肝的舒發功能失常,便會出現情緒抑鬱、疲倦的症狀。此外,「肝木剋脾土」,還易引起噁心、腹脹不舒。在《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中指出:「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脇下,若覆杯。」在《難經.五十六難》中則指出:「肝之積,名肥氣,在左脇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咳逆,疾瘧,連歲不已。」而除了這些主要症狀外,不同證型的脂肪肝還有不同的徵兆。

 

1.肝火型脂肪肝

這類的患者常有口乾口苦、手足心熱、心煩等症狀,常自覺胸口悶、兩邊肋骨區域悶痛,患者多以中青年為主,並容易有頭痛頭暈、睡眠不穩、身體悶熱、急躁易怒、舌苔增厚等癥狀。

◎治療:針對肝火型的脂肪肝,一般治療多會選擇柴胡、黃芩、薑半夏、茯苓、梔子等,具有「退肝火」的中藥來調整體質。

 

2.胃火型脂肪肝

這類患者因恣食辛辣、厚味,或五志過極,化火生熱,或外邪化熱,犯胃而致胃熱過盛,腐熟殺穀、胃氣熏蒸,因此主要會出現「消穀善飢,口渴口臭」為主症的各種症狀。症狀包括多食善飢、渴喜冷飲、胃脘疼痛或胃灼熱、口臭、牙齦腫痛、便祕,病患平時食量大、喜歡吃味道重的東西。

◎治療:胃火型脂肪肝患者有經常性便祕、口乾口渴的情形,治療上通常多會選擇用大黃、枳實、厚朴、黃芩等中藥來改善。

 

3.濕熱型脂肪肝

這類型的脂肪肝病患,臉部容易有青春痘等皮膚症狀,主要症狀包括腹部易有飽脹感、胃口差、常有噁心、反胃的情形,動不動就容易疲倦,小便常呈現黃色,這是屬於中醫的「濕熱」體質。

◎治療:針對濕熱型脂肪肝,治療方面常用決明子、荷葉、澤瀉、茯苓、薏苡仁等具有「清濕化熱」作用的中藥來改善。

 

4.痰濕型脂肪肝

這類患者的外觀看來形體肥胖,且極易疲勞,常覺得身體有如千斤重、四肢困倦而嗜睡,且有頭重、胸悶,容易有頭暈、咳嗽的情形,而且有大便不成形等症狀。

◎治療:針對痰濕體質的脂肪肝,一般治療會以陳皮、薑半夏、竹茹、茯苓、枳實等中藥來改善。

 

從生活習慣上來改善

西醫認為脂肪肝沒有特效藥,除非是合併嚴重的肥胖或是糖尿病等情況,會使用一些降血糖及降血脂等藥物配合治療外,一般都是建議生活及飲食保養法。張家蓓說,中醫也是建議必須從生活上來改善。

 

以合併肥胖的脂肪肝病患來說,張家蓓建議重點要放在減重,通常患者只要減重10%,脂肪肝的狀況會改善很多。不過要注意的是減重時蛋白質要攝足,若蛋白質攝取不足,或是體重驟減過多,會造成脂肪過度被肝臟貯積。因此,減重必須要採取健康飲食的方式循序漸近,而適量的節食加上運動,是最好的方式。

 

但若是酒精性脂肪肝,戒酒及改善營養狀況是必要的治療方式,一般只要戒酒並且調整營養,酒精性脂肪肝也是可以回復的。

 

清肝茶

材料:綠茶6克、大黃2克。

作法:用沸水沖泡即可飲用。

Tips

這道茶飲具有清熱、瀉火、通便、消積、去脂的作用,適用於脂肪肝、高血脂、減肥及延緩衰老。因為中醫認為茶葉具有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膽固醇、防脂肪肝的作用,而茶葉的咖啡因、茶鹼可直接興奮心臟,擴張冠狀血管,對末梢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茶多酚能抑制血清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降低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並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大黃也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大黃的瀉下有效成分,還能瀉熱通便、清熱除濕,在科學研究中也發現,大黃對肝損傷也有保護作用。

 

海帶豆腐湯

材料:海帶、豆腐。

作法:海帶煮豆腐湯,或用蘑菇煮豆腐湯,每日喝一次。

Tips

海帶性味鹹寒、無毒,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平喘、通行利水、祛脂降壓等功效;豆腐則能益氣和中、寬腸下氣、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並適用於胃火上炎、口乾燥渴者。在科學研究中則發現,豆腐含有半胱氨酸,能加速酒精的代謝,具有減少酒精對肝臟毒害的作用;蘑菇則有理氣開胃、補脾益氣、化痰、降血脂的作用。

 

荷葉清肝粥

材料:荷葉1張、首烏15克、粳米50克、冰糖少許。

作法:荷葉切細,加首烏、水同煎,煎完取200c.c.,加粳米熬粥,煮成稠粥後加冰糖同煮到化,每日吃一次。

Tips

荷葉性味甘、寒,入脾、胃經,有清熱解暑、平肝降脂之功效,可理脾活血,常用於平肝降壓、降脂輕身,在降血壓及降高血脂方面具有效用。

 

芹菜清肝湯

材料:大棗10枚、芹菜30克。

作法:將芹菜及大棗煎湯水飲用,每日喝一次。

Tips

芹菜性味甘辛而涼,歸肝、胃、膀胱經,具有清熱平肝、健胃下氣、降壓利小便的功效,多用於熱病、肝熱引起的頭暈目眩、胃熱嘔逆,以及飲酒過度的口渴及煩熱症狀。大棗則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等作用。而據科學研究也發現,大棗中富含三 類,具降低病毒性肝炎活性的作用。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7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